目录: 1.王阳明心学20句知行合一 2.王阳明心学20句 3.王阳明心学20句五言绝句 4.王阳明心学20句我心即世界 5.……
目录:
1.王阳明心学20句知行合一
2.王阳明心学20句
3.王阳明心学20句五言绝句
4.王阳明心学20句我心即世界
5.王阳明心学20句读书笔记
6.王阳明心学20句 通俗易懂
7.王阳明心学20句是格物
8.王阳明心学10句
9.王阳明的心学四句经典
10.王阳明心学精髓100句
1.王阳明心学20句知行合一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王阳明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时萎靡消沉的社会灌输了生机与活力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2.王阳明心学20句
”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3.王阳明心学20句五言绝句
01 欲修身,先养心“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心即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人生启迪: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4.王阳明心学20句我心即世界
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02 不忙不乱,不焦不躁“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5.王阳明心学20句读书笔记
——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
6.王阳明心学20句 通俗易懂
人生启迪: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7.王阳明心学20句是格物
03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8.王阳明心学10句
人生启迪: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9.王阳明的心学四句经典
04 回归简单“‘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道的大的方面容易理解”,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只是后世的学者疏忽了那容易理解的道而不去遵循,却把难以明白的作为学问,这正是“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10.王阳明心学精髓100句
人生启迪:圣人做学问追求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人活一生也应如此为什么人们会不厌其烦、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风光,实际上令人身心疲惫的“负担”呢?皆因内心少了一份简单,少了一种简单的人生态度。
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壁垒中迷惘,不如尝试以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05 做人要“诚”“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诚”有从工夫上说的诚为心之本体,要恢复心的本体,就是思诚的工夫。
人生启迪:在王阳明看来,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诚、真挚、真君子世上只有两样事,一件为真,一件为假求真必然务实,求假自然务虚,虚实之间,体现的不仅是对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的认识糊弄别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难06 无私心就是道
“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心即天理没有私心,就是合于天理不合于天理,就是存有私心人生启迪:心的本体就是最本真,不矫揉造作,不过分修饰,不画地为牢,不损人利己人应永远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光明磊落,坦诚纯粹,永远长新。
什么是“初心”?不自私,存大爱07 至诚胜于至巧“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唯有天下的至诚,方能确立天下的大本人生启迪:著名翻译家傅雷曾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便会了解的。
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都不会对你怎么样的”此外,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假如我们没有诚意,就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

08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树立,天下就没有可成功的事,即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没有哪个不是靠志气才能学成的人生启迪:自古以来,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坚则事必难成。
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理想,体现着这个人的眼界和胸襟,自然也决定了他日后的高度所以,人不应隅居于自己的狭小天地之中,而应眼睛望向大千世界、心中装上天下苍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看待世间09 一念抱持,成圣之要
“只念念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只要念念不忘存养天理,就是立志能不忘记这一点,久而久之心自然会凝聚在天理上,就像道家所说的“把凡胎修炼成了圣胎”。
时刻把天理记在心里,逐渐达到精美、弘大、神圣的境界,也只是从这一意念不断保存发扬开来的人生启迪:很多人虽然都心有所想,却很少有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而王阳明告诉我们,只要时刻保持这种“想要”的念头,久而久之就能凝聚积累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逐渐解决所有阻挠因素,使“我想”转变成“我能”,使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成为结果。
10 应好是而恶非“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良知仅是判别是非的心,是非仅是个好恶明白好恶就穷尽了是非,穷尽了是非就穷尽了万物的变化人生启迪:王阳明的心学尤其注重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认为“良知”作为人内心的是非准则,具有知善去恶的能力,人们能够凭借它去辨明是非善恶。
也就是说,一个人发自内心的道德修养,会影响他的言语、行为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小则影响他在利益与仁义之间的取舍,大则影响他的人生道路是荆棘坎坷还是一片坦途11 君子如玉亦如铁“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
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之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哪来好名的功夫?人生启迪:“谦谦如玉”与“铮铮若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君子人格的两种特质。
当今之世,纷繁复杂,在不同的时候需要运用不同的品质我们应当学习王阳明,讲究方圆之道,既养铮铮铁骨的一身正气,处世有底线,为人讲原则;又取谦谦如玉的圆融为人,包容四方如此,才能在熙熙攘攘的人世间游刃有余

12 养一身浩然正气“须是勇用功久,自有勇故曰“是集义所生者”,胜得容易,便是大贤”——必须有勇气,用功久了,自会有勇因此孟子说“是集义所生者”容易取胜,就是大贤人人生启迪:王阳明认为,做每一件事都要符合良知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心中的浩然之气壮大起来,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为指导,从而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中庸境界。
由此看来,要养浩然之气,就要做正直之人,诚实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日积月累,不断壮大浩然正气,是人的精神脊梁,抵御歪风邪气的屏障13 去做才是孝“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知孝悌。
”——又如,我们讲某人知孝晓悌,绝对是他已经做到了孝悌,才能称他知孝晓悌不是他只知说些孝悌之类的话,就可以称他为知孝晓悌了人生启迪:人的一生难免有很多遗憾,其中最大的可能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有一天我们募然发现,父母已两鬓斑白,此时才孝敬他们,我们会错过无数时机。
甚至当双亲已离你而去,才幡然悔悟,却已尽孝无门,这将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憾事14 孝不孝代表人格“善人也,而甚孝”——真正善的人,必是极为孝顺的人生启迪:在现代,家庭观念正在日渐淡漠,孝的精神也逐渐丧失我们不应该只用一些时髦的理论“武装”自己,仿佛自己不食人间烟火似的,完全没有传统文化中那种踏实、厚重的责任感,其实只是自己的眼睛为花花世界所迷。
亲情就是亲情,是人生最珍贵的东西,也是只有放在心里才能越捂越热的东西,一切使之淡漠的理由,都注定会得不偿失15 不孝无良知“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不慈不孝,这是我的良知所厌恶的人生启迪:王阳明提倡以良知为本的孝道观。
他认为万事万物的本源是良知,有了良知之心,自然就会发自内心地孝顺父母良知一旦被蒙蔽,孝顺就仅仅只是形式上的孝道,而非出自内心真诚的孝要孝敬父母不能光有外表的花哨言行,还必须有真正付诸行动的爱

16 心至诚才能行至孝“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然要求各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然要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
”——如果己心没有私欲,天理至纯,是颗诚恳孝敬父母的心,冬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防寒,会主动去掌握保暖的技巧;夏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消暑,会主动去掌握消暑的技巧防寒消暑正是孝心的表现,而这颗孝心必是至诚至敬的。
人生启迪:孝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没有表里如一的孝就没有真心实意的爱在孝敬父母时,我们要发自内心,真心地为父母做事,用一颗真正的孝心让父母开心愉快,自己也就真正尽到孝道了17 身外物不奢恋“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可以得到的,就是自己的,不能放弃不可以得到的,就不是属于我的,不可以留藏起来人生启迪: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同时精神也越来越与自己的心灵分离,人们心灵深处愈感孤独、苦闷、烦躁、矛盾。
如何使人们荒芜、紧张的精神得以纾解、提升?王阳明指出的路,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来为人处世,不要让所遇之物成为心中羁绊,不做声色货利的奴隶这不仅是一种洒脱,更是参透万物后的一种平和18 克己才是真功夫“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人需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制约束自己;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人生启迪:人活在世上,做什么不需要克己呢?为人处世的功夫,明白道理只是基础,能够做到克己才能实现但克己不是压抑自己,因为克己的实质,不是源于外在的压迫,而是源自内心的不平。
人心若平,世间便无不平之事所以克己的真正指向,是修炼自己的心,修养自己的境界克己,如同佛家的戒律,只要观念上不要跑偏成压抑欲望,而是明白这是为了修炼散乱之心、萃取出本心中真正美好的品质,便正是心灵修养的功夫。
19 荣辱毁誉皆泰然“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天地化生,如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即以花为善,以草为恶若要利用草时,又以草为善了。
这些善恶都是由人心的好恶而产生的,所以从形体上着眼看善恶是错误的人生启迪:是非善恶,只在一念;澄然本心,本是不动一切功名利禄、悲欢离合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失之、失而复得等状况都是经常发生的能看到这一层,就能把那些缭乱自心的东西,看淡些。

20 把世间当修行的道场“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人生启迪:一切困苦,皆是磨砺唯有靠世间种种难处的磨,乱心才能得以调伏磨到最后,就是境界现前天行健,君子大可自强不息,全心入世只要能够做到厚德载物,便不会入歧途,而成利益自己与世间的事业点击进入王阳明心学。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