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2.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 3.知止而后有定的止就是止于至善的意思 ……
目录:
1.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2.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
3.知止而后有定的止就是止于至善的意思
4.知止而后有定的止
5.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出自哪里
6.知止而后有定下一句
7.知止而后有定指的是确立什么后内心才能安定
8.知止而后有定中的止是什么意思
9.知止而后有定指的是确立什么后内心才能
10.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的意思
1.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而后有定”,这个“知”是自我觉知,是知己知彼,也就是知己又知彼,他知道了自己产生的妄念,同时也能够了知到自己产生的正念,他通过自己能知道自己的妄念,也能够通过了知自己的正念,以此知来止住妄念,知中有止。
2.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
“止”的什么?“知”的力量达到能止住你的妄念,也就是止住负能量“知止而后有定”,知的力量越专注,止的力量也越强大,他就勇定,就是能够有勇猛的力量把妄念给定住所以“知止而有定”、“知止而后勇定”,不同的形容词表达的内涵是一样的,不管是“知止而有定”还是“知止而后勇定”、“知止而后能定”。

3.知止而后有定的止就是止于至善的意思
《大学·中庸》的原文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因为你能定了,所以你心中搅拌自我紊乱的心,就慢慢的静下来了,所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因为你不在搅动了,所以你静了“静而后能安”,意思表达的是,只要你不安静下来,你是安不了的。
4.知止而后有定的止
那打个比喻吧,你拿了个棍子在湖水里面一直在搅个不停,搅个不停,那这个湖水怎么能干净?什么时候你不再搅了,那你这个杆子是不是放下了?湖中的水啊才可以慢慢的安定下来了这也就好比我们脑袋里面的妄念,心中的妄念,它就开始慢慢地落下去,也就是说妄念落下去的时候,就是心要安的时候。
5.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出自哪里
“安而后能虑”,就是你心安静的时候,你才具备了思虑的环境,那你这个时候的思虑才是依心而发了,这个时候的思虑才是深虑,才是依心而发出来的虑,那这个虑才是对心的否则就是妄心、妄念产生出来的胡思乱想啊,就是妄虑。
6.知止而后有定下一句
“虑而后能得”,那这样的虑他能得什么?这样的虑能得智慧,所以虑而后能得。

7.知止而后有定指的是确立什么后内心才能安定
我已经用语言形象的比喻来说明,现在我把它念起来给你听:“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刚才我也做了一些的比喻,让你们能够理解愿你们依这个语音,去对照那些比喻然后也去对照我们内在的心境,看我们能不能以这种所描述的,以此来调我们的心,安住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自然而然产生出力量,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8.知止而后有定中的止是什么意思
尤其它里面所说的,“安而后能虑”,是什么意思啊?就是你的心如果不能处于安的状况,你所有想出来的东西都应该要值得怀疑,但是这个时候你是万万也不可能产生出怀疑的,你是不具备辩证的,这个是有伤害的,这是有毒的。
9.知止而后有定指的是确立什么后内心才能
可是这个毒,你永远都觉察不到,永远因为在这个体系中,你不具备能够辨别它有毒的可能性,但同时它也告诉你怎么样才能使你具备这种能力,就是依“知止”,你只有在有觉知的前提下,要让自己产生一种自我觉知,觉知自己的妄念,那妄念就是有毒的,你必须从一开头就要觉知到自己的妄念了,通过觉知到自己的妄念,同时才有可能觉知到自己的正念,也就是正念是来自于剥除妄念后裸露出来的。

10.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的意思
我给你打个比喻比如说我们的米,必须把米外面的壳剥落出来,才能裸露出晶莹剔透的米粒我们的心也是这样的,我们是被妄念妄心完全包围着,很厚的你必须具备的一种把它剥开的能力,层层剥落下去,最终裸露出来,我用的词是裸露,才能见到晶莹剔透的米粒。
那观照自己有没有这种能力啊?多数的人是没有的,答案是没有啊所以他第一个的反应就是回答知道吗?知道了对不对?对的然后他就会急于去解释,他没有这样的观照力量,他没有反观自照,他也永远进入不到那个境界去这就是尊严之愚啊,因为这个过程我经历过。

*本文所用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