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2.知止而后有定的止是什么意思 3.知止而后有定的止就是止于至善的意……
目录:
1.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2.知止而后有定的止是什么意思
3.知止而后有定的止就是止于至善的意思
4.知止而后有定的止
5.知止而后有定翻译
6.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出自哪里
7.知止而后有定下一句
8.知止而后有定指的是确立什么后内心才能安定
9.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的意思
10.知止而后有定的而的用法

1.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一)知止定静安虑得,我们又叫“七证”知:感知之知和分别之知常态下的起用知,都包含了这两种知。
2.知止而后有定的止是什么意思
止:返则止,似回头看忽然返回头“看见”当下自心,则属止这个“看见”必须主要是感知之知在起作用,分别之知为辅定:返而“看见”自心,则定但不容易,刚返就马上被各种思绪杂念又拉着往前走了,常人常态下多属即返即走,若返若走的状态。
3.知止而后有定的止就是止于至善的意思
若能有定力不被各种思绪杂念拉走,始终能“看见”自心(也看见了各种思绪杂念),如黑暗中点起蜡烛,虽有风(思绪杂念),但风吹不灭,又像在湍急流水中树立一坚固不动的柱子,任由流水冲撞这种状态就是定了故要有定功,则须从修止开始。
4.知止而后有定的止
静:风无了(思绪杂念下去了),黑暗中的烛光因不受风影响就更明亮了,能更容易看清楚周围的事物;又如湍急流水似乎静止了,其中泥沙沉降下去了,流水也清澈见底了安:“看见”真心本愿,自心此时受各种思绪杂念影响最小,仁、敬、孝、慈、悌等情感不但显露了出来,也是显露得最清晰的时候。
5.知止而后有定翻译
虑:以真心本愿为发心,在这种受各种思绪杂念影响最小的时刻,理清事物的本末终始和因果脉络,该怎么行动就心中有数了。这种状态,越高水平就越接近明德的状态。得:即达,即明。也可以理解为达到了“明德”的境界

6.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出自哪里
大学之道书法作品(二)目视,则知有物;耳听,则知有声;鼻嗅,则知香臭;舌尝,则知有味;身触,则知冷热软硬;意动,则知喜怒哀乐人心烦意乱,各种杂念思绪不断时,感知能力则大大下降热恋中的人,智商为零热恋时的情感、爱念、思念等非常强烈。
7.知止而后有定下一句
心里装的全都是情人和情人有关的事,与此无关的事就难以感知到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甚至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三)熟视无睹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我们是不是对这个成语“熟视无睹”也熟视无睹了呢?我们是否仔细领会过它的意思呢?
8.知止而后有定指的是确立什么后内心才能安定
为何“熟视”会“无睹”呢?一个东西,你天天都看见,熟眼了,就自然地觉得,它就是我一直看见的样子,今天并没有什么不同又比如,我与孩子天天生活在一起,觉得孩子和两个月前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外婆两个月没有见到孩子了,突然见到,惊喜地说孩子长高了许多。
9.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的意思
是什么妨碍了我的感知呢?是原有的印象。

10.知止而后有定的而的用法
(四)人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行为的背后是情感、情绪、思想、意志当能觉察到自己行为背后的情感、情绪、思想、意志时,就可以开始转变自己的状态觉察到自己的意志,为什么要这样做;觉察到情绪,有什么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怎样产生的;。
觉察到情感,持久不变地执着于什么;觉察到思想,想法思绪是什么这样地觉察自己的内心,则可使原有的行动惯性消除,行动也暂停下来这种觉察不是在压制情感、情绪、思想、意志,而是在“观看”自己的内心,在这个“观看”的过程,情感、情绪、思想、意志不断消减。
但有时情感、情绪、思想、意志太厉害,难以持续在“观看”状态中,更加难看得明明白白了,这就要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觉察能力觉察能力变强后,可以进入一种平静而头脑异常清晰的状态此时,会发现自己的本心,也清晰了自己所有行动背后的真正愿望,内心确认了这个愿望,并明确是为这个愿望而行动时,会感到心安、坚定和有力量。
这时不被各种杂念困扰,在这种清晰、心安、坚定而有力量的状态,进行理性思考,争取达到明道而行的状态能清晰事物的本与末,事情的终与始,乃至见本知末,见始知终这就与真正的明道而行的状态相近了举报/反馈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