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资讯 2022年12月20日
0 收藏 0 点赞 868 浏览 2230 个字
摘要 :

目录: 1.知行合一上一句行合一原文 2.知行合一上一句是什么 3.知行合一上一句王阳明 4.知行合一上一句下一句 ……

1.知行合一上一句行合一原文

在《大学》的“三纲领”中,“止于至善”居于最后,它是对“明明德”“亲民”的最高要求,是道德修为的至高境界什么是“至善”?什么又是“止于至善”呢?倘若把“至善”直接说成是“最高的善”,有些空洞玄虚,让人无法把握。

2.知行合一上一句是什么

朱熹曾解释,“事事物物皆有定理”,每一件事儿、每一个东西都有确定的客观的法则或道理,“至善”就是这事事物物的定理

3.知行合一上一句王阳明

【01】做事把握分寸,追求恰到好处有了“至善”,“明明德”“亲民”并非高悬于九天之外,而是蕴含在我们的言行举止当中也就是说,“至善”就是我们做任何一件事儿都有的那个恰到好处的点,而“止于至善”就是能够在每个具体实践中做到“恰到好处”。

4.知行合一上一句下一句

做个比喻,我们做事儿就好比射箭,箭有箭靶,“至善”就是靶心,“止于至善”就是射中靶心既然凡事要以射中“靶心”为佳,那我们就需要把握好分寸,做事追求恰到好处,否则就会过犹不及比如,做子女的对待父母要做到孝,孝就是子女的至善。

5.知行合一的上一句

这个孝并不是抽象的一个字,它包括很多具体的行为和方式,做子女的要努力知道哪些行为是恰当的合乎孝的行为父母生病不为父母求医问药就是不孝,但如果相信某些迷信的说法,割掉大腿上的肉给父母当药吃,就是愚孝,就是过犹不及。

6.知行合一这句话对吗

又如,黄香是古代孝子的典范,他在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在炎热的夏季为父母搭蚊帐、扇扇子,冬天则用自己的身体温暖父母的被窝,让父母睡得更好“黄香温席”的故事常被拿来教育世人对父母要贴心,但如果今天听了黄香的故事就完全照搬,则是泥古,不懂得时代的变换。

7.知行合一前一句

只有把握孝道的精神实质,结合今天具体的生活情境,才能说在这件事儿上做到了“至善”由此可知,“至善”追求的是知行合一,而非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就是说,在实践中只有我们知道了至善所在,我们的心志才会有定向;心定了,做事才会保持内心的平静;只有内心平静,才能做事做到心安;而只有心安才能够处事精详;处事精详才能在实践中切实做到“恰到好处”。

8.知行合一下一句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做到实事求是,心平气和,踏踏实实地做自己应该做好的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至善”【02】坚定信念,笃实行动“至善”还要求我们一方面坚定信念、立下志向,另一方面笃实去做、保持力度、善作善成,这些内容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坚韧的耐力才能做到。

9.知行合一,下一句

《论语》中也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冉求跟孔子讲:“我不是不欣赏老师您讲的道理,只是我的力量做不到”孔子听后回答道:“力量不够的人,努力做到一半暂时停下休息,而你现在是自己给自己划下界限不再前进”孔子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一旦人们知道了什么是“至善之道”,就不要在主观上自我“画地为牢”,而应该努力地朝着目标去做。

10.知行合一后面的一句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像冉求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有一些人知道什么是好的事儿,知道怎么做有益于自己的道德修养、有益于集体的利益,但他们就是出于一己私利,给自己找各种理由不去做,这样的人永远也达不到“至善”冉求在孔子的弟子中属于聪明人,最后却没有继承孔子的事业,真正继承孔子衣钵的反而是弟子当中一个著名的“笨人”——曾参。

《论语》当中言“参也鲁”,意思是说曾参反应迟钝、先天资质不太好,但正是这样一个人,却被宋代的一些理学家公认为《大学》的作者、传承了孔子的学问曾子的成就就是靠着“坚定信念”“笃实行动”《论语》中记载曾子每日三省其身,按照老师教导的道理认真反省自己一天的行为,始终“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做事力求“忠恕”贯之,一生朝着儒家所讲求的“至善”努力实践。

历史上像曾子这样的“笨人”最终取得大成就的不在少数曾国藩资质绝非上佳,但自从30岁立下“学作圣人”之志后,便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自我砥砺正如他在给弟弟们的家信中写下的:“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道子孙为可羞可恨。

”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他始终强调“有恒”,每日认真书写日记,细细对照检查一天的言行,发现其中哪一点不符合要求的,就甄别出来,深刻反省在有关曾国藩的史料文件中,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一笔营求私利的记载,反而有较多因为生活困窘为利心所扰,导致曾国藩不断的自我批评。

以至于梁启超称赞曾国藩,言其一生“制之有节,行之有恒,实为人生第一大事”历史上有聪慧资质而最终无所成就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不是不知道什么是至善,不是没有立过志,但却很少能坚持下来而另一些人资质上佳,却不肯像曾子、曾国藩那样“恒久实行”,终其一生毫无作为。

《荀子·劝学》言:“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千里马跨越一次也超不过十步,劣马拉车坚持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究其原因就在于锲而不舍我们不能因底子好就沾沾自喜,也不必因资质平庸就自暴自弃“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没有恒久的品德,终究达不到至善的境界,反而可能受到羞辱。

只有用心专一、笃行不倦,才能知至善之所在,积善成德,最终达到道德修为的最高境界◎本文原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作者赵金刚),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主在传播阳明学智慧,如有侵权之处请联系小编QQ:2253128如果您也是阳明学爱好 者欢迎投稿交流!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np9.cn/13833.html

相关推荐
日本最窝囊的天皇,只因杀猪时说了一句真话,当晚便命丧黄泉(王阳明最经典的一句话)
有人的地方就有武林,不管是中国古时的明廷也罢,还是外国王族也罢,历史上都免不了为的是行政权而相互争夺战的。古时韩国的昭统法皇,是行政权争权的…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717
《人,诗意的栖居》这首诗的原文是什么?(良善与纯真)
在网路上看见大体上都是在说形而上学的诗歌《人意象地原野》,该书中,形而上学从提及瑞典著名诗人wound的名句已经开始,上面将收集到的书名呈上…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501
王阳明:不求事事如意,但求无愧于心(王阳明最经典的一句话)
在处世行事上,王守仁的许多看法常常道破深意,那些所苦他们十多年的痛点,在王守仁的整本都能获得标准答案。在王守仁直言,一个人若是Satna,大…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567
把纯真和善良还给孩子(良善与纯真)
前不久,在网路上看见这种两个音频,小孩当狗狗养的龙虾,被双亲做成一道美味T2310了餐桌上。音频中,小孩看着眼前蒸熟的龙虾痛哭,爸爸却喧哗着…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150
王楚钦要有危机?梁靖崑夺冠前途明朗,国乒领军人物之争再起波澜(王阳明最经典十句话)
#排球#那么梁靖崑会比Chhindwara钦更为受重用吗?2023年的WTT名帅邀请赛果阿站已经圆满拉开序幕,5个工程项目的亚军各有归属。南…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474
宫崎骏电影:用善良与纯真去对抗混沌世界(良善与纯真)
吉卜力说:“我想通过自己的ACG,说每一个人,也许你仍未邂逅,但是那个当今世界上吗有许多迷人的东西,存活在那个当今世界是值得称赞的。” ​如…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519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0:00

客服电话

17340063827

客服邮箱

2253128@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