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知行合一上半句 2.知行合一下半句 3.知行合一前后两句 4.知行合一整句话是 5.知行合一前面一句是什么……
1.知行合一上半句
知行合一,理解起来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要去实践起来,却又是及其的困难是不是很矛盾,王先生告诉我们,不仅要知道道理,更要身体力行的去践行道理;我们理解了这句话,但是我们却很难去身体力行的践行这句话,有没有觉得很搞笑,我知道“知行合一”,但是我的确做不到“知行合一”。
2.知行合一下半句
所以王先生辛辛苦苦把人们一直为之诟病的儒学“只会空谈”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后,后人们却发现自己依然无法理解并践行这个解决方案,是不是很嘲讽? 传说伟大的毛主席写过这么一句诗“孔学名高实秕糠”,表示儒家理论真是没啥用,虽然不知这事是真是假,但是毛主席作为历史上上少数几个将知行合一做到极致的人,他老人家这么说也是有道理的,只学理论不去实践,半点用没有。
3.知行合一前后两句
曾子曾经也说过,”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我不知道曾子把这个道理实践的怎么样,但是我知道一个人绝对把这话完美的践行了一生,他就是我们伟大的诸葛丞相,所以儒家理论真的没啥用吗?不是的,诸葛丞相,文天祥,陆秀夫等等无数伟人向我们展示了儒家的这些道理究竟有多么的伟大,又蕴含着多么伟大的力量。
4.知行合一整句话是
一句”治国平天下“,华夏多少英儿为了这话抛头颅洒热血所以儒家理论是”空谈“这个观点是真的无法成立 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例,95%的人可能都完不成修身这个阶段,修身修的是啥?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撞南墙心不死的执行力。
5.知行合一前面一句是什么
孟子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而不改自己”民为重“的理论,司马迁经历非人折磨后仍能不忘初心,陶渊明穷困潦倒依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魏征可以为了自己的政治理论得到践行而正面怼皇帝,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伟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为梦想献身的勇气,我们无法苛求每个人都像他们一样,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自己做不到就开始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理论没啥用。
6.知行合一前面四句
所以王先生的“知行合一”,就是在告诉我们,你得去尝试,不断的尝试,头破血流也要尝试,这个过程中你就是在修身,逐渐在养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撞南墙心不死的执行力,而一旦你获得了这个力量,你至少就拥有了一部分和伟人一样的东西,想一想,是不是还挺激动的?所以鸡汤也真不是没啥用,只是你本身没有容器去真把这碗鸡汤喝下去,所以你根本不知道这碗鸡汤的味道是不是和它的外观一样甜美。
7.知行合一后半句
有位不知名的名人说过,“一旦刻意,便落了下乘”,我觉得这话是不对的我们应该不停的去尝试,尝试践行那些自己觉得对的理论,当然,得是一些好理论啊,坏的理论要是被你践行成了,那就有可能诞生另一个希特勒了践行累了或者被鲜血模糊双眼了,那就休息一会,然后继续去努力,不怕你停下休息,只怕你一停,就是一辈子。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