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王阳明心学十六字 2.王阳明心学十六字箴言 3.王阳明心学十六字心法 4.阳明心学的精髓是心学十六字 5.……
目录:
1.王阳明心学十六字
2.王阳明心学十六字箴言
3.王阳明心学十六字心法
4.阳明心学的精髓是心学十六字
5.阳明心学16字
6.王阳明十六字心经
7.阳明心法十六字
8.王阳明心学六字四句
9.王阳明心学六字真言
10.王阳明十六字箴言

1.王阳明心学十六字
阳明心学的目标是做“圣人”——行为符合自然法则的人理论基础是“心即理”——“良知”是刻印在人类基因里的自然法则实现目标的方法是“致良知”——去除私欲,用良知对待生活中的所有事物把方法落到实处的功夫就是“事上磨”。
2.王阳明心学十六字箴言
那么“事上磨”是磨什么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传习录》的文字:陆澄录 九【原文】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3.王阳明心学十六字心法
”【译文】有人问:“安静的时候自我感觉很好,一旦碰到事情,就不是那么回事,这是什么缘故?”先生说:“这是因为你只是在安静的时候存养天理,而不是下功夫克制自己、去除个人私欲所以碰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人应该在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达到有事没事都从容淡定。
4.阳明心学的精髓是心学十六字
”陈九川录 十六【原文】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
5.阳明心学16字
有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杜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译文】有一位下属官员,长期听先生讲学,他说道:“致良知的学说很好,只是处理文件和官司的工作太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
6.王阳明十六字心经
”先生听后对他说:“我何尝教你离开文件官司去悬空学习?你既然有官司方面的事情,就从官司的事情上学习 ,这样才是真正的格物比如,在审理一个官司的时候,不能因为对方无礼就恼怒;不能因为对方讲话好听就高兴;不能因为厌恶对方走关系就存心整治他;不能因为对方哀求就有意宽容他;不能因为自己事务繁重就随意草率结案;不能因为别人诋毁和陷害就顺从别人的意愿处理。
7.阳明心法十六字
这里所讲的情况都是私欲,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清楚你必须仔细省察克制,唯恐心中有丝毫偏向以至冤枉了人家的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处理文件和官司,全部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如果撇开事物去做学问,只是空中楼阁”看到这里,现在我们做一下简要的解读:
8.王阳明心学六字四句
“致良知”这个方法中有一个非常强大的障碍——“私欲”私欲有多强大?它时刻萦绕,无处不在好吃懒做、贪财好色、胡思乱想、熬夜赖床、做事分心、好高骛远、傲慢轻浮、自卑谄媚、、、生活中我们的大部分言行都是私欲的产物。
9.王阳明心学六字真言
同时,私欲会自我强化,私欲萌发不被遏制的话,就会逐渐增强,甚至主宰全部典型的例子就是生活中经常说到的“失去理智”“歇斯底里”“变态”“疯狂”所以要落实“致良知”,必须要时刻警惕私欲萌动,与私欲作斗争,不给私欲任何机会。
10.王阳明十六字箴言
这时可以明白,“致良知”这件事不是一次性的行动,而是一个长期的、时时刻刻都要做的功夫,没有这个功夫,致良知就是纸上谈兵,落不到实处因为人生就是处理事情,而且私欲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最为蓬勃,最容易识别,所以必须要在事情上磨炼。
“致良知”离不开事情,离开事情“致良知”就无法进行,所以“阳明心学”从来不排斥学习知识,因为学习知识就是一件事阳明心学只是反对去外物上寻求“良知”已经具备的自然法则,因为那样只是理论上可行,实际缺乏可操作性。
阳明心学的目的用现代语言讲就是净化心灵,现代科学探索的领域早已超越了“良知”的范围,所以与阳明心学的主张并不矛盾“工作”就是一件事,在这件事上“致良知”,就是“事上磨”为什么有些人容易见成果?因为他们在真正不带私欲地去做工作,是良知光明的状态,所以容易。
为什么有很多人却只见花样不见成果?因为他们已经被私欲控制,没有真正做工作,是良知被蒙蔽的状态,所以只见繁多的花样不见真正的成果总结一下,“事上磨”就是时时刻刻做“致良知”的功夫它是阳明心学落到实处的关键。
如果说“心即理”有某种诗意,“致良知”是一种智慧,那么,“事上磨”就是踏踏实实的苦功夫用现代科学的理解,“事上磨”是一个做事的时候排除干扰,提升专注力,把事情做好的过程更是一个建立“新的思维、行为习惯”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长期的,艰难重重,逐步累进的过程。
不能急,也不能放松,持之以恒,才有成效同时,因为良知长期被私欲压制,特别是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导致对“良知”缺乏信任,通过“事上磨”的功夫,“良知”的作用会逐渐得到彰显,所以这也是一个建立并累积对“良知”信任的过程。
阳明心学是实践的科学,只有时时刻刻在事情上磨炼,在心上体悟,才能真正有得。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