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资讯 2022年12月21日
0 收藏 0 点赞 698 浏览 2645 个字
摘要 :

目录: 1.知行合一人生感悟 2.知行合一的感悟 3.知行合一的人生 4.关于知行合一的故事和感悟 5.什么叫知行合一……

1.知行合一人生感悟

阅读完《王阳明知行合一》后,我有了很深的感悟心学很强大,强大到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都要读一读王阳明,在这个社会上少一些追名逐利的浮躁之气,多一些内心的至善至纯的良知之心王阳明的观点不外有三:。

2.知行合一的感悟

第一,心即理第二,格物致知,第三,致良知王阳明用他的一生向世人证明了他心学的巨大效用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如何作圣贤事实证明,几百年来,王阳明心学的智慧之光仍然能冲破时间的束缚,成为现在21世纪甚至更远未来人们心中追寻自我的一盏不灭的明灯。

3.知行合一的人生

直到现在,也拥有大批的追随者,跟随在智慧光芒之后,寻求人生的真谛王阳明的生平坎坷,这一生也经历了很多磨难,但这些磨难并没有将他压倒,反而成为了他建立心学路上的催化剂促使了心学光辉与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诞生。

4.关于知行合一的故事和感悟

王阳明自小就聪明非凡,才华十三岁时,便立下成为圣人之志这也注定了其与凡人的不同王阳明由于一心钻研养生和道家之术,在朱熹程朱理学上没花太多功夫,后来科举考试落榜别人都等着看他笑话,他却说别人以落榜为耻,而自己却以落榜动心为耻。

5.什么叫知行合一?如何在知行合一中体验人生成功?

可以看出小小倔强的少年,心中早已有了别人所不能及的东西,他的智慧比常人更深,更大也注定了他终究与凡人不同王阳明年少时还做过一件让所有人震惊与所不解的事—格柱子他与友人为了理解朱熹所倡导的格物致知,跑到自家池塘边对着池边的竹子研究起来。

6.知行合一的思考

他在池边对着竹子看了七天七夜直到朋友坚持不下去自己格到吐血,才被家人抬回去对那个人们所绝对信奉程朱理学时代,王阳明却已经埋下怀疑的种子后来王阳明也考上了科举,可生在这个时代却成为了王阳明最终的悲哀在这个尔虞我诈,宦官当权,君不识才的时代,王阳明注定得不到重用,这也是时代的悲哀。

7.知行合一最简单的感悟

王阳明满腔抱负却无可用之地当时君王朱厚照在位,重用太监,八虎当政多的是为自己谋私利的小人,对于挡住自己牟利夺权路上的人,最终不是被罢黜还乡就是被打入阴暗潮湿满是鼠蚁的锦衣卫大牢这些人的结局不是由满腔热血的报国之志到心灰意冷而郁郁而终,就是被严刑拷打,遭受身心折磨而死于牢中。

8.知行合一感想体会

而王阳明的确也是这些反对宦官乱政这些正义之士中的一份子当时朝廷上下,八虎为患朝中大臣与以刘瑾为代表八虎作对,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在刘建、谢迁等大臣因铲除八虎计划失败,反被罢黜还乡,一大批大臣因反对八虎而遭受重刑的情况下,大多人都觉得朝中局势已变,纷纷开始选择明哲保身。

9.知行合一的体会

而就在这时,王阳明却挺身而出王阳明在准备上奏书之前,有人劝他:“当初闹得那么凶,不见你有任何动作;现在胜负已定,你却逆风而行,这太傻了吧?”王阳明却傲然道:“就是因为当初闹得太凶,那么多正义之士都在奋斗,所以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

10.知行合一的理解感悟

而现在,正义之士被压迫,死气沉沉,必须要有一个声音来呼唤他们的良知,而这个重任非我莫属”王阳明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值得被人们赞颂,明知道结局,却还是为了心中的正义而挺身而出这便是孔老夫子所说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气魄与气概。

从这件事便可以看出王阳明做官并非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一直走在追寻做圣贤的路上他只是跟随了心中的良知,他的心告诉他要这么做,他便做了至于结果如何,他却也没考虑太多结果可想而知,由于敢出来与刘瑾叫板,最终被皇帝廷杖四十,下锦衣卫狱。

从此时起,王阳明的身体落下了病根,身体也大不如前在幽暗潮湿的囚牢中,由于生理的创伤和心理的压力,王阳明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由得重新思考起自己的人生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所立下的志向,只是经历过了一次沉淀,王阳明在心学上仿佛又寻找到了一个新的迹象,从此也变得更成熟更稳重了。

而自己的心也在这次磨砺中更为坚定更加明亮后来王阳明被发配到环境偏僻恶劣的龙场,也就有了后来大家所熟知的“龙场悟道”躲过了锦衣卫的追杀,以诈死骗过追杀他的人九死一生来到了贵州龙场它不仅将这荒野之地打理得井井有条,种粮食、办学堂,还在这个环境恶劣人迹罕至的地方催生了影响后世的智慧结晶—心学的诞生。

王阳明在这里得到顿悟,或许从这里开始,王阳明的人生才是一个真正的遵从自己内心,毫不受世人影响,按自己意愿所支配也是后人所敬仰的心学大师的人生,也从此启程这一路上,王阳明经历了太多次的生死,很多次都都感受到死神的召唤。

可他一路走来,战胜这些灾难的秘诀究其原因,不过是:面对灾难,坚贞守持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志向,遵从着自己的内心,保持着心中的那份气节,以及内心深处的良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无论何时何地都显示着其强大的力量几乎人人都知道要如何去做,可最终做到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这种行为就是“知”和“行”没有结合在一起,没有使其统一起来若人人都能做到知行合一,那么我们离自己的目标还会远吗?而“致良知”我认为这是这个社会应该所倡导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去做的它能够唤醒我们每个人体内的良知,是指引我们今后做任何事的法宝。

能够做到致良知,我们的心就会由我们自己控制,它是自由的,却也是坚定的,也更是有力量的能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找到自己心中的一份宁静,能够在自己内心深处,开垦出一片心灵的犁田,而那个地方始终有一份属于自己内心的宁静,它不被世俗所染,始终有一份内心的从容淡定,这便是王阳明心学的力量。

对于“知行”最终要的我认为还是知,这样说来可能会有人要说我眼高手低,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知”并不是简单的去分析市场形势、空谈对个人及公司未来的规划它也表现在对其他人的学习,向成功的人学习、汲取经验会更好的帮助我们立足当下。

不能想入非非、不切实际,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或者创造有利条件,立足现在虚怀若谷这也是孟子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企业尚且如此,我们又哪来的勇气安于现状,所以说像成功的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知行”中“知”在前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认知提升需要我们去不断学习开阔视野,向书本学习,向历史学习,向现实学习,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增长见识与能力,提高我们的精神文化。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在心中就有了清晰的答案。

版权: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主在传播阳明学智慧,如有侵权之处请联系小编QQ:2253128如果您也是阳明学爱好 者欢迎投稿交流!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np9.cn/14269.html

相关推荐
日本最窝囊的天皇,只因杀猪时说了一句真话,当晚便命丧黄泉(王阳明最经典的一句话)
有人的地方就有武林,不管是中国古时的明廷也罢,还是外国王族也罢,历史上都免不了为的是行政权而相互争夺战的。古时韩国的昭统法皇,是行政权争权的…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730
《人,诗意的栖居》这首诗的原文是什么?(良善与纯真)
在网路上看见大体上都是在说形而上学的诗歌《人意象地原野》,该书中,形而上学从提及瑞典著名诗人wound的名句已经开始,上面将收集到的书名呈上…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509
王阳明:不求事事如意,但求无愧于心(王阳明最经典的一句话)
在处世行事上,王守仁的许多看法常常道破深意,那些所苦他们十多年的痛点,在王守仁的整本都能获得标准答案。在王守仁直言,一个人若是Satna,大…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578
把纯真和善良还给孩子(良善与纯真)
前不久,在网路上看见这种两个音频,小孩当狗狗养的龙虾,被双亲做成一道美味T2310了餐桌上。音频中,小孩看着眼前蒸熟的龙虾痛哭,爸爸却喧哗着…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154
王楚钦要有危机?梁靖崑夺冠前途明朗,国乒领军人物之争再起波澜(王阳明最经典十句话)
#排球#那么梁靖崑会比Chhindwara钦更为受重用吗?2023年的WTT名帅邀请赛果阿站已经圆满拉开序幕,5个工程项目的亚军各有归属。南…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478
宫崎骏电影:用善良与纯真去对抗混沌世界(良善与纯真)
吉卜力说:“我想通过自己的ACG,说每一个人,也许你仍未邂逅,但是那个当今世界上吗有许多迷人的东西,存活在那个当今世界是值得称赞的。” ​如…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523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0:00

客服电话

17340063827

客服邮箱

2253128@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