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资讯 2022年08月5日
0 收藏 0 点赞 848 浏览 3833 个字
摘要 :

王守仁为何能正式成为我国发展史上惟一没争论的明达、有功、安民横浦关的殉道者?为何能正式成为张之洞、康有为、蒋中正、唐绍仪、……

王守仁为何能正式成为我国发展史上惟一没争论的明达、有功、安民横浦关的殉道者?为何能正式成为张之洞、康有为、蒋中正、唐绍仪、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协力的灵魂指导老师?后人不计其数王守仁的追随者,为何也能踏进精采一生,创举光辉科技事业?这原因在于她们毫无例外地掌控了化解所有人难题的法宝——费密学。

地鸣鼠无头痛之体——故事情节

王守仁说过如此一来:在庶几上无法遗留下来两个想法,犹如眼里无法吹出一点儿污垢。一点儿能有啥呢?它能使人满目芒翁了。那个想法不但是指私念,即使幸福的想法也无法有一点。比如,眼里放进许多金之部,双眼就无法睁开双眼。

他们于此能晓得,地鸣鼠无恶是道者最大自然的状况,它是心的既存。

由于心即是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的既存是地鸣鼠无恶,所以天地万物也应该地鸣鼠无恶。这是王守仁的故事情节:天地万物地鸣鼠无恶,他们对待天地万物的态度也应该是地鸣鼠无恶。

故事一

下面那个故事极透彻地说明了那个观点。王守仁的弟子薛侃有一天在花园中除草时,付出了许多汗水,所以哀叹道:为何天地之间,善难培养,恶难铲除?!

王守仁当时就在花园赏花,听到薛侃的叹息,立即察觉到传播心学故事情节的机会来了,于是接口道:你就没培养善,也没铲除恶。

薛侃莫名其妙,因为他劳碌了大半天,铲除了很多杂草,而且他经常浇灌花朵,这怎么能说是没培养善,没铲除恶呢!

王守仁发现了薛侃的疑惑,却没继续深入那个话题,而是转到另外两个难题上去了:你呀,如此看待善恶,因为从形体上着眼,错误在所难免。

薛侃这回如堕云里雾里,更不知王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王守仁马上解释说:天生万物和花园里有花又有草一样。哪里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花是善的,草是恶的。可如有一天,你要在门前搞个草坪,草又是善的,草坪里的花就肯定被你当成恶的了。

这种‘善恶’都是由你的私意产生,所以是错误的。

薛侃吃惊地问:这不是地鸣鼠无恶了吗?

王守仁正色道: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善恶,它之所以有善恶,全是你强加给它的。我问你,黄金是善还是恶?

薛侃搓着手兴奋地说:黄金是大大的好东西,当然是善的。

王守仁问:这要看黄金在什么地方。它在你手上,肯定是善的,可如果它在你胃里呢?

薛侃摇头道:那这是恶的了。

王守仁又问:粪便是善的还是恶的?

薛侃肯定地回答:那玩意儿肯定是恶的。

王守仁笑了:粪便能让庄稼生长,在老农心中,它是善的。

所以说,天下的万事万物哪里有善恶之分?都是人强行加到它上面的。同样是一座大山,旅游的人就认为它是善的,有急事要翻越它的人就认为是恶的。同样两个人,在朋友心中是善的,而到了他的敌人心中,他是十恶不赦的。

有善有恶意之动——一生观

人人皆有良知,为何有人会流芳千古,有人则遗臭万年?为何有人出类拔萃,有人却碌碌无为?为何有人是善人,而有人就成了恶人?

这些难题的答案很简单:她们的一生观出了难题。用王守仁的话讲是:她们的心,失去了既存。所谓失去既存,其实是良知被遮蔽,无法正常工作了。所以王守仁说,有善有恶意之动。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意(想法)就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又不肯为善去恶,所以一生观就有了善恶。

良知是如何被遮蔽的呢?

王守仁的结论是:习气所染。

习气是他们身处的社会,王守仁不无遗憾地说,由于不是每个人都自动自发地去致良知,所以由众人组成的那个社会不是真诚恻怛的,而是充满了客套和虚伪。

故事二

他曾在一次讲学间隙对弟子们说:人人胸中都有个殉道者,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没了这位殉道者。

弟子们唯唯。

王守仁看着一位弟子说:你胸中有个殉道者。

这名弟子马上站起,慌张得很:不敢。

王守仁叫他坐下,笑着说:众人皆有,你怎么就没?

天下万事都可谦虚,唯独这事不可谦虚。

该弟子笑着接受。

王守仁扫视众弟子,先诵了自己的一首诗: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然后他又语重心长地注解道:人皆有良知,殉道者之学,是致此良知。大自然而致的是殉道者,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殉道者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尧舜者,以此也。

知善知恶是良知——价值观

如果他们用现代心理学来描述良知,是这样的:当他们面对两个情境时,它不会导致他们的直接反应,而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两个快速评价思维,那个评价思维不是深思熟虑或理性推理的结果,而是自动闪现,迅如闪电,如你所知,那个评价思维是良知。

比如得到一笔确凿的不义之财,他们最先出现的是对这份不义之财的是非评价,而不是行为、情绪和生理上的反应,那个是非评价是良知。它先天而来,自动自发,不受你控制。

通俗而言是,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与智慧的直觉(直观)力,或是直觉(直观)的道德力和智慧力。见父大自然知孝是道德,何尝又不是智慧?见强凌弱所以义愤填膺,因为他们判断这是错的,这是智慧,何尝又不是道德?

王守仁对良知的推崇几乎无以复加,他说: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他又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他还说,良知学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譬之如行舟得舵,平澜浅滩无不如意,虽遇巅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

这些对良知的赞美之词大有良知在手,天下我有的意味,良知真的无所无法吗?

故事三

1509年,也是王守仁龙场悟道的第二年,其名气已大震于贵州。省会贵阳主管教育的行政长官席书慕名前来拜会王守仁,听了几句后,就问他:请问朱熹和陆九渊有什么不同?

朱熹创建理学、陆九渊奠基心学,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王守仁却戳了戳自己胸口说:都是一样的心。

显然,席书问的不是那个,王守仁也没给他机会继续问别的,急转直下大谈特谈自己体悟的格物致知。席书渐渐听得入了港,热情邀请王守仁到贵阳讲学。

王守仁欣然同意。席书临行前问道:您讲课的主题是什么?

知行合一!

席书一愣:知行本是两件事,怎么能合一?

王守仁摆出一副惊骇的样子:知行是一回事,我说‘合’都欠妥了。

席书更是大惑,王守仁马上和他讲起知行合一的真谛来,那个真谛就记载于《传习录・卷上》中。

徐爱和席书一样,也无法理解知行合一,于是向王守仁请教。王守仁说:空谈理论,你理解起来很麻烦,你举个例子吧。

徐爱说:例子很多,比如大家明知对父母应该孝顺,对兄长应该尊敬,但往往无法孝、无法敬,可见知与行分明是两码事。

王守仁道:这种人是被私欲遮蔽了,所以知行分为两截。《大学》中有两句话叫‘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说的是知行合一的难题。

徐爱眉头紧皱,表示不明白。

王守仁解释道:见好色是知,喜好色是行。在见到好色时马上就喜好它了,不是在见了好色之后才起两个想法去喜好。闻到恶臭是知,讨厌恶臭是行。闻到恶臭时就开始讨厌了,不是在闻到恶臭之后才起两个想法去讨厌。

为善去恶是格物——方法论

王守仁的弟子陆澄有个困惑,当然也是他们的困惑。他问:静坐用功,觉得此心异常强大,甚至想着如果他们遇到某某事,必能轻松化解。可一遇事就蒙了,真是烦躁。

王守仁针对此症,对陆澄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

事上磨练,通俗而言,是要参与社会实践,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造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动静皆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以此沉着冷静,正确应对,最后就进入不动心境界。

事上磨练是存天理、去人欲,是让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不可过分,这是和,是良知既存。他们事上磨练,是要到人情事变上去练心,喜怒哀乐是人情,富贵、贫贱、患难、生死是事变,事变也只是在人情里,只要能在人情事变上致良知,那是最好的练心,大自然是最好的事上练。

故事四

有一位地方官常去听王守仁的心学讲座,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偶尔会呈恍然大悟之态,眉飞色舞。月余后,他却深表起遗憾来:您讲得真精采,可是我无法每天都来听,身为官员,好多政事缠绕,无法抽出太多时间来修行啊。

王守仁接口道:我什么时候让你放弃工作来修行?

该官员吃了一小惊:难道在工作中也能修行?

工作即修行!王守仁斩钉截铁地回道。

我愚昧得很,该官员既迷惑又惊奇,难道您让我一边工作一边温习您的学说?

王守仁说:心学不是悬空的,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它最好的归宿。我常说去事上磨练是因此。你要断案,就从断案这件事上学习心学。比如,当你判案时,要有一颗地鸣鼠无恶的心,无法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恼怒;无法因为对方言语婉转而高兴;无法因为厌恶对方的请托而存心整治他;无法因为同情对方的哀求而屈意宽容他;无法因为自己的事务烦冗而随意草率结案;无法因为别人的诋毁和陷害而随别人的意愿去处理。这里所讲的所有人情况都是私,唯有你自己清楚。这是良知,良知是自己晓得而别人不晓得。你必须认真省察克治,心中万不可有丝毫偏离而枉人是非,这是致良知了。如果抛开事物去修行,反而处处落空,得不到心学的真谛。

该官员恍然大悟,灵魂满载而归。

两个人科技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一生只有直播,没重播,孩子的一生无法重新来过,所以一定要给孩子找两个最合乎孩子成长的学习及生活的环境,古人讲:兴不兴看后丁,后丁不兴家不兴!(以上资料来源:读经人私塾联合)

由海口福慧学堂根据教育部2017年新课标中提到的72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编写的《新时代中小学生必读国学经典》一书,现在能接受读者订书啦!联系人:李老师,微信:lishisan0898520。以下是《新时代中小学生必读国学经典》一书的《内容简介》: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海口国学文化。感谢关注,欢迎转发。

以下是学堂李老师的微信二维码

版权: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主在传播阳明学智慧,如有侵权之处请联系小编QQ:2253128如果您也是阳明学爱好 者欢迎投稿交流!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np9.cn/2145.html

相关推荐
日本最窝囊的天皇,只因杀猪时说了一句真话,当晚便命丧黄泉(王阳明最经典的一句话)
有人的地方就有武林,不管是中国古时的明廷也罢,还是外国王族也罢,历史上都免不了为的是行政权而相互争夺战的。古时韩国的昭统法皇,是行政权争权的…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734
《人,诗意的栖居》这首诗的原文是什么?(良善与纯真)
在网路上看见大体上都是在说形而上学的诗歌《人意象地原野》,该书中,形而上学从提及瑞典著名诗人wound的名句已经开始,上面将收集到的书名呈上…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509
王阳明:不求事事如意,但求无愧于心(王阳明最经典的一句话)
在处世行事上,王守仁的许多看法常常道破深意,那些所苦他们十多年的痛点,在王守仁的整本都能获得标准答案。在王守仁直言,一个人若是Satna,大…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582
把纯真和善良还给孩子(良善与纯真)
前不久,在网路上看见这种两个音频,小孩当狗狗养的龙虾,被双亲做成一道美味T2310了餐桌上。音频中,小孩看着眼前蒸熟的龙虾痛哭,爸爸却喧哗着…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155
王楚钦要有危机?梁靖崑夺冠前途明朗,国乒领军人物之争再起波澜(王阳明最经典十句话)
#排球#那么梁靖崑会比Chhindwara钦更为受重用吗?2023年的WTT名帅邀请赛果阿站已经圆满拉开序幕,5个工程项目的亚军各有归属。南…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478
宫崎骏电影:用善良与纯真去对抗混沌世界(良善与纯真)
吉卜力说:“我想通过自己的ACG,说每一个人,也许你仍未邂逅,但是那个当今世界上吗有许多迷人的东西,存活在那个当今世界是值得称赞的。” ​如…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524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0:00

客服电话

17340063827

客服邮箱

2253128@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