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这所大学每年学费15万,去年仅5人毕业,准大一新生忍痛放弃金榜题名本该是一件喜事,但有些学生却是乐极生悲,得知被学校录取后很开心,看到学费后傻……
原标题:上海这所大学每年学费15万,去年仅5人毕业,准大一新生忍痛放弃
金榜题名本该是一件喜事,但有些学生却是乐极生悲,得知被学校录取后很开心,看到学费后傻眼了,啥家庭啊?家里没矿,真是念不起,想必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交不起学费,还填报?不是自找的吗?民办学校的学费一直都是很昂贵,这是众所周知的问题,而有位学生报考了民办大学,却对学费有所误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是学生的问题,还是学校的问题?
上海这所大学每年学费15万,去年仅5人毕业,准大一新生忍痛放弃!
三分考,七分报,无论学生填报是哪所大学,都会进行一定的了解,都是吸引自己地方的院校,比如专业等等,而判断一所学校实力的主要因素则是毕业率和就业率,有所院校的就业率很高,但却不受学生欢迎。
上海这所大学每年学费15万,去年仅5人毕业,这所学校就是上海兴伟学院,是一所民办的本科院校,学费高昂,高达15万元,报考的学生不多,顺利上岸后的学生也很少有去报到的。
据了解,这所民办院校去年仅有5人毕业,而就业率很高,4人就业,1人留学,在2022届的高考生中有名学生就报考了这所院校,也成功被录取,但是没想到的是,准大一新生忍痛放弃。
学生表示:在填报志愿时,他看了学费的金额,他以为是14998元,结果并不是,是系统的原因,将个位数的5给挡住了,这样一来,学费翻倍长,一年要15万元的学费,家长还要拿出生活费,一年下来的费用并不是普通家庭能承担得起的,太贵了,于是,准大一新生忍痛放弃。
忍痛?有人说忍痛这个词是不是不贴切,这样的学校,不来也罢,但学生之所以报考这所院校或许是有原因的,这是一所很有特色的学校,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己开课,比如学生喜欢对舞蹈感兴趣,就可以和导师提出来,学校便会采取行动,安排专业老师授课。
不得不说,还真是很有特点,学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又是一所本科院校,看到学费不高的学生,自然会选择报考,但没想到系统却在搞事情,15万的学费,若学生执意去读,可想而知会给家长带来多大的困扰与压力,就算再怎么喜欢这所院校,学生也要忍痛放弃。
对此,笔者想说学生在报考时是马虎了,但是最大的过错方是学校,为啥要以这样的方式招生,这种招生方式不光彩,如果换做是能接受的家庭,恐怕也就默认了,但这种不是心甘情愿到学校就读的学生,是会影响学校的口碑,简直就是因小失大。
招生的方式有很多种,学校不该为了招生而耍小聪明,否则有损失的可不只有学生
民办类学校在招生的问题,一直都存在困难,虽然整体好,但是学费高昂,不是普通人能承受得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会选择各种方式招生,但聪明的学校绝不会拿自己的口碑做赌注。
招生的方式其实有很多,笔者认为学校不该为了招生而耍小聪明,去在学费上模棱两可,或者是在其他方面吸引学生,学校会教育学生真实,那么学校本身是不是也该真实一些呢,不然家长怎么放心把学生送到这就读。
就拿上海兴伟学院来举例,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特色去招生,对于高昂的学费没有必要藏着掖着,民办类学校本身学费就是高的,学生和家长也会一清二楚,能接受的学生自然会报考,学校不如坦然面对,否则就算以某种方式让学生报考,学生也不会前来报到,学生有所损失的同时,学校的名声也会越来越差。
学校的实力是招生的资本,而口碑则代表了一切,你会发现,一些院校明明很普通,但在招生方面从不会遇冷,是因为他们做到了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放心,毕业率和就业率均在线,想要招生遇冷都难,当然了,这指的不一定是公办院校,民办院校也能做到,至于怎么做,就看对待学生的态度了,希望所有的民办学校可以端正招生态度,也希望所有的学生在报考前仔细了解,别给自己带来麻烦,耽误了学业。
今日话题:如果换做是你,会花15万元去就读民办学校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