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子夏禅】关注 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文|子夏禅 来源|子夏禅(ID:zixiachan) 巡抚南赣 在贵州龙场当了三年招……
文|子夏禅
来源|子夏禅(ID:zixiachan)
巡抚南赣
在贵州龙场当了三年招待所所长,又兼职龙场文化站站长以后,王守仁迎来了自己的光明时刻。
大太监刘公公因为谋反罪被正德皇帝下令处决,原来被刘瑾打压的官员全部起用,王守仁升官了。
先是担任庐陵知县,而后又升为南京刑部主事,南京太仆少卿,鸿胪卿。
兵部尚书王琼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一直跟着钱宁江斌那伙来往,为文官派所鄙视,因此受正德皇帝信任,所以说得上话,说出来的话,皇帝也愿意听。
王琼一直都很欣赏这个敢于直言上书皇帝的王守仁,觉得这个人不一般,是有治国安邦的才能。
王守仁立功的时刻终于到了,经过少年的苦读,龙场的磨练,王守仁终于要走上施展才能的平台。
正德十一年八月王守仁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
明代时期的南赣是指的江西 、福建、湖广、广东 、四省交界之地,这里山高林密,又因为处于四省交界之处,所以成为匪盗老窝。
南赣盗贼匪徒闹得这么厉害,但一直以来明朝政府征剿都没有平息当地的匪患。
兵部尚书王琼也是为这个问题头疼不已,毕竟是自己的工作职责。
可是有用的人才又不好找,大明朝这么大,人才很少,官僚很多, 那些大肚子官僚士大夫能指望他们剿匪吗?
恰好现在大明朝的朝野之上,市里坊间都在说那个贵州的阳明先生,他的父亲是成化年间的状元,又听说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自成心学一派,教化当地百姓,更有中原士子,拜入阳明先生门下。
王琼心想这么有名,正愁找不到人去南赣工作,这不就可以派去试试吗?
一纸调令,你王守仁就去南赣给我剿匪吧!
王守仁真是一路升官,几年时间,他就从招待所所长,成为了省级领导干部了。
后人有诗曰: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当时的南赣的盗匪出名的主要有这么几个,谢志山,池仲容,詹师富
谢志山盘踞在横水,左溪,桶冈
池仲容盘踞在浰头
詹师富在福建大帽山一带活动
还有其余的小股盗匪那是不计其数,这些地方都是山高林密,山路崎岖,山连着山,水连着水,适合打游击的地方。
只要官军来征剿,这些盗匪就消失在了茫茫的大山深处,官军一走,盗匪又出来活动。
而且盗匪在官府里面有内应,给盗匪通报官军的行动信息
这怎么剿?
没法剿
上任南赣巡抚文森借口自己身体原因辞职了,这是一个费力不讨好,又没有油水的工作。
这里最出名的特产就是土匪盗贼
南赣巡抚就是苦差事,没人愿意去干。
王阳明上任就是这么一团乱麻的局面。
明史记载: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
王守仁到任的前不久,谢志山和乐昌盗匪一起劫掠大庾,南康县,赣州。
王守仁到达南赣巡抚衙门后先是不动声色,多年的官宦生涯告诉自己,每次剿匪失败是因为政府里面有盗匪内应,每次要征缴时候,都是内应报消息报告给了盗匪,所以每次征缴都没有效果。
内应早就已经把新上任南赣巡抚的事情,报告给了盗匪。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盗匪们决定目前还是谨慎小心,要内应按时汇报王守仁每天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干了些什么,吃了些什么。
王大人到了新岗位以后,没有每天吆喝着要剿匪,每天就是喝喝茶,看看报纸,没事和弟子们讲讲心学。
盗匪们收到盗匪的消息以后也笑了起来,什么阳明先生,朝廷派了一个不懂打仗的读书人过来,南赣这块地,我们还是最靓的仔。
那个盗匪的内应被王阳明先生找到了,这是一个老隶。
因为一直在这个没有前途岗位工作,收入不高,没有升职机会,麻木了,这位老隶没有了年轻时候的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成为了盗匪的内应。
因为当内应,至少还可以多赚点银子。
这是大明正德年间普通的一天,王大人还在办公室里看报纸,这时候老隶进来给王大人倒热水,王大人轻飘飘一句:官兵每次征缴盗匪都扑空,恐怕是衙门里有盗匪的内应把消息说了出去,你说是谁呢?
老隶笑着说道:都堂说笑了,喝茶吧
此时老隶已然是冷汗直流
忽然王守仁站起来猛然拍案,厉声喝道:我早知道你就是盗匪内应,招还是不招?
招可戴罪立功,不招有大明律伺候
老隶颤栗跪下,把如何与盗匪联络全部告诉了王守仁。
王守仁让老隶当起双面间谍,简称谍中谍,要老隶报告盗匪的消息,还要给盗匪们假消息,让其不知道官军行动。
终于王大人要开始自己生平的第一次军事指挥了,首个目标,福建大盆山詹师富。
王守仁穿上铠甲,骑上战马,拔出了宝剑往大盆山的方向指去,大喊一声出发。
身边的军队向一条长龙一般,朝着大盆山的方向前进着,此时的山野里刚刚晨光初现,碧蓝的天空中星辰闪耀,山上的树木的叶子还带着露水,山林还传来阵阵鸟鸣。
军队有序的行进,陪同在王守仁身边的还有两名军官,是督副使杨樟和指挥王铠。
这次的作战计划是兵分两路,出其不意剿灭詹师富。
杨璋攻打长富村,象湖山,王守仁和王铠亲自带领精锐士兵屯兵上杭。
杨璋这路兵马打得很顺利,攻破了长富村,把盗匪逼到了象湖山。
这是王守仁的第一次军事亲自指挥,他绝对不能失败,不然丧失了威望,以后带军自然困难重重,谁也不服气。
守仁带军来到上杭贼窝
詹师富的探马来报:报告大王,官兵已经打到山寨门口了
詹师富闻言,大惊失色,思考起了对策
因为失去官府内应,所以官军出其不意,兵临城下,如果不战而退,耗损士气,王守仁必定率军追击,必然损失惨重,而且自己老窝的金银财宝全都带不走,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攒的本钱啊!
现在被围了,不如就让我来试试,王守仁,你到底有多少斤两?
詹师富带领着盗匪就和官兵交战在一起,双方从晌午一直打到了傍晚,喊杀声响彻山谷。
守仁在营帐内指挥着前面战事,他叫来传令兵命前方指挥王铠撤退,传令兵带着命令快速骑马往前线去了。
南赣土匪的战斗力超出了王守仁的想象,此时陷入了苦战,守仁命令军队撤退,一时间官兵狼狈不堪,匪盗乘胜追击 。
詹师富笑道:王守仁到底是文人,总是不会打仗
盗匪们追击官兵到了一处谷口,突然两边高地一阵箭雨向盗匪们射来。
明军的三眼铳也开火了 ,一时间盗匪们乱做一团。
盗匪们被夹在谷底,明军居高从容的用火铳和弓箭射向盗匪,更甚至,明军大炮也搬来了,对着盗匪就是狂轰乱炸。
火炮攻击之后,前方出现了一队一队的长矛手朝盗匪冲了过来,匪徒随之大溃。
守仁下令全军出击,剿灭群贼,明军战鼓隆隆作响,响彻山野。
此役连破贼山寨四十余,俘斩七千有奇,擒获匪首詹师富。
官军得胜而归,守仁写了一首诗,流传如下:
回军上杭
山城经月驻旌戈,亦复幽寻到薜萝。
南国已忻回甲马,东田初喜出农蓑。
溪云晓度千峰雨,江涨新生两岸波。
暮倚七星瞻北极,绝怜苍翠晚来多。
作者简介:子夏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用文字带来温暖和力量的初学作者
回复加群加入子夏禅快乐学习交流群
↓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