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验上来说,上智(生来就知道道理,优秀的人)几乎是无人能及的,更别说是初学者了,也不可能一下子进入圣人的境界。 爬起来、摔倒、前进、后退是修养时的自然状态,……
从经验上来说,上智(生来就知道道理,优秀的人)几乎是无人能及的,更别说是初学者了,也不可能一下子进入圣人的境界。
爬起来、摔倒、前进、后退是修养时的自然状态,这样的二转三转是无法事先避免的。
昨天明明好好地在修养上努力了,到了今天也没能充分发挥出成果,硬是想办法掩饰这种僵局的情况,是徒劳的。
这样做才是助长。
那样的话,好不容易到前一天为止的修养成果也全部白费了。这决不是一个小错误。
比如说,走路的人如果被什么绊倒了,只要爬起来再走路就可以了,却没有必要假装没摔倒来蒙混别人的眼睛。
你们总是“即使被世间埋没也不会苦闷,即使不承认自己的正确性也不会苦闷”(《易经》乾卦、文言传)
应该一直抱着那样的心。
基于这一良知,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着,不管是被人指责(责备缺点和错误)还是嘲笑(被鄙视、被人嘲笑),还是被人骂、被称赞(被表扬),或是被人瞧不起,都不为之动摇如果有一进一退(变好或变坏),就要这样继续修养。
最重要的是,这个
〈致良知(发挥)〉
也就是说,如果在这里赌上自己的生命(全部存在),那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定会自然而然地领悟,对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会动摇”
又这样说了。
“如果一个人踏实地积累了修养,即使被人说坏话或者被人瞧不起,这些一个个都会成为肥料,每一个都会成为提高道德的助力。
但是,如果没有积累修养的话,那些只不过是妨碍悟性的恶魔(恶鬼),结果就会被它们折腾,被他们拉倒吧”
///////////////////////////////////////////////////////////////////////
关于“助长”。
这是从《孟子》公孙丑上篇的以下轶事中选取的词语。
“很久很久以前,宋国的一个农民,因为担心田里的秧苗怎么也长不长,就想着要快点儿,一个一个地拉着走。
农民做完工作,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说。
“呀,今天累了!我帮你把苗拽出来,快点长出来。”
儿子大吃一惊地跑到田里,一看到秧苗,果然全部枯萎了”
重复一下,开头的下一句话,请铭记在心。
“你们在修养方面绝对不能做的事是〈助长〉
是的。
从经验上来说,上智(生来就知道道理,优秀的人)几乎是无人能及的,更别说是初学者了,也不可能一下子进入圣人的境界。
爬起来、摔倒、前进、后退是修养时的自然状态,这样的二转三转是无法事先避免的。
昨天明明好好地在修养上努力了,到了今天也没能充分发挥出成果,硬是想办法掩饰这种僵局的情况,是徒劳的。
这样做才是助长”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