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认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无志者。 立志乃万事之本。 没有志向,天下的事情都做不成功。人生中面临很多机遇……
王阳明认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无志者。 立志乃万事之本。 没有志向,天下的事情都做不成功。人生中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诱惑和选择,若不能正确地面对它们,就会虚度时光,玩物丧志。 他说过:『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 王阳明认为,想要达到目标,首先就得树立鉴定的志向。 那么,如何才能树立志向呢? 他认为不忘体悟天地宇宙的本质规律,这个过程就是立志。牢记这个目标,时间长了,心自然就凝聚在这件事了。 看了粥老师的一门写作课,发现第一节是观看人数最多的,越到后面人越少。 人都是有惰性的,学习是反人性的,是考验一个人的自学能力。不管是看书,还是写作,等等,如果没有坚定的志向,很可能半途而废,当然没有正反馈也很难坚持下去。 王阳明在年幼时就立下成为圣贤的远大志向,他某天玩耍后在回家的途中,一位打扮奇怪的相士拦住了他,说见他气质不错,要给他免费看看相。 这位相士打量了他一番,说道:须拂颈,其时入圣镜:须至上丹台,其时结圣胎;须至下丹田,其时圣果圆。 王阳明听得懵懵懂懂,大概意思就是:到了胡须拂颈的年纪,就能进入圣贤的境界了;到了胡须拂胸的年龄,这时境界更为深厚;到了胡须到腹部时,就可以瓜熟蒂落,修成正果。 相士的这一席话,更加坚定了他成为”圣贤”的志向。 但王阳明把自己成为”圣人”的想法告诉老师和父亲后,被认为是不务正业,被别人嘲笑。成长中他经历了很多挫折,遭受严刑拷打、身陷牢狱之灾,仍不忘志向。最后成为官吏,为明王朝立下大功。 所以很多时候,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是因为能力不足,智力不够,而是因为意志不坚定。 知道不做到,不如不知道;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空谈。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