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好书推荐」教育应是一项修己安人的事业 教育应是一项修己安人的事业 好书推荐 ★★★★★ 郭 ……
原标题:「好书推荐」教育应是一项修己安人的事业
教育应是一项修己安人的事业
好书推荐
★★★★★
郭齐家教授所著《中国教育的思想遗产》书籍共有四册,分别是《回望春秋战国》、《回望唐汉》、《回望宋元明清》、《回望民国》。内容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墨子一路介绍到民国时期孙中山、陶行知、晏阳初共35位在中国教育史上拥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家、思想家。除了对这些教育家进行生平、教育思想与特点进行详尽介绍之外,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对于各位教育家的介绍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是抓住各人的教育思想理念与个性进行详细地论述。而且普遍运用了比较法,既有思想较为接近者的比较(比如梁启超与康有为教育思想间地比较);也有前后与中外之间的比较。力求在比较之中为读者理清中国教育思想的变化与发展脉络。
郭教授本身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联理事会顾问,因此他较为推崇儒家的学说。这种推崇洒落到他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中国士人贯有的济世情怀,这一点暗合了本人的价值取向。本人一直认为儒家那种通过积极追求做人的圆满而达到齐家、平天下的修为途径是可行的。在中国历来是佛、道、儒三家相互渗透,然他们各自侧重修为着不同领域的内容,佛侧重于修心,道注侧重于修体,而儒学则侧重于修行,正所谓佛心、道骨、儒行是也。本人一向认为,佛修与道修更适合于个人方面的修持,而儒修则更适合于一个社会团体。
当然一个真正读懂儒学之人都无不通过自修之途径以达平天下之大修,儒修正是通过修己而达安人之境。湖南长沙岳麓书院的一幅对联正好对这方面内容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于修己方面(上联)是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得;于安人方面(下联)是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很可惜的是随着近代西方文化的传人,国人对于包括儒学在内传统文化几乎都采取扬弃的态度,致使出现了如今精神生活极其无序、心灵家园几乎沦丧了的可怕局面。如果不再寻根并从中汲取到进行前进力量的话,光靠着物质的高速发展是难以维持住人们的幸福感与心灵的归宿感的。而继承、传承与发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将里面的精髓发掘出来,正是教育者所应该尽到的责任与担当。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正是一项修己以达安人的事业。每一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都必须从修己做起,才能最终达到安人。
《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有。师者理应是一个社会风尚的楷模,先从师者自身修起是一个不错的途径。如果为师者都不知如何修为自己,又拿什么去教育、启迪学生?!
如今有许多人误以为读书就是为了考高分、上一所好学校、谋求一份体面的职业,为师者也不例外。自己的不少同事总是喜欢向同事们讨要试卷拿回去给自己的孩子、侄子们多做、多练。这样的做法实在令人叹息,教育如果只剩下培养孩子考高分的话,孩子长大之后顶多只能成为一台赚钱的机器,毫无幸福与乐趣可言。这种做法跟书里教育家所声讨的通过读书而去谋取高官福禄的做法几乎同出一辙。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修己安人正是教育之本,只有行走于这条大道之上,教育才能完成改良人格,立国立人的历史使命。
回望中国教育思想史,每一位在上面留下重墨浓彩一笔的教育家总能在每个历史关头,以拳拳之心上下求索,探求中华文明的出路、谋求着人民的最大福泽。他们既是文化的继承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与发扬者,他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将文化火炬代代相传下去,这才有了清朝末期虽处列强包围之中仍旧不会断了文化之根的中国近代史。
中华民族的出路绝不在于全盘西化,而是在于寻找到自身的文化之根,然后有所扬弃、有所发展地传承下去,教育正是完成这个任务的最佳人选。感谢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修己安人的教诲,这教诲既是君子自修之本,也是教育得以生根发芽之本。
教育应是一项修己安人的事业,只有通过修己才能达到安人的境界,才能促进缔造一个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大同世界!
本文2016年2月17日发表于《中华读书报》
注:授权发布,转载须统一注明来自长安街读书会公众平台:changanjie-read。
本期责编:李育寰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直机关及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学员、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书友以书相聚,以学养才。
在第22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前,经民政部、文化部等相关主管主办单位报备批复,长安街读书会牵头发起成立全民阅读促进委员会,作为全国性的人民团体,该机构将通过开发利用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大中院校的全民阅读文化资源,促进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并以党建为先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努力继承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遗志,深入研读经典,让全民阅读形成人人参与的氛围,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