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善良的人/写于2021年最后一天 ……
做一个善良的人/写于2021年最后一天
今天是12月31日,2021年的最后一天,回想一年来走过的点点滴滴,突然想写点东西留作纪念。
此时,使我想起《人民网》最近刊发的一篇文章《那个捡来的女孩,大学毕业回乡当老师了!》文中讲述广西钦州女孩梁燕,她被好心人捡回并抚养长大,大学毕业后回乡当老师回报社会的感人经历。她坎坷的身世、坚强的精神、真挚的孝心以及质朴的知恩图报之情,让众多网友泪目。而最让我感动的是梁燕养父——一位经济困难、年近花甲的孤寡老人。他多年苦苦收养的善举,最后得到温暖的善报。我给此文的读后札记是:善有善报。余生太远,多结善缘!余生太短,多做善事!余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善良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其意思是心地纯洁,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心地好。也用来指和善而没有恶意的人。善良,应是最基本的做人要求,因为人性本善;善良,也是最难以圆满实现的道德标准,因为人性本恶。如此来看,做一个善良的人,可作为余生的美好追求。
善
余生最美,余生最贵。
余生最美,余生最贵。余生,或许对于一个刚到不惑之年的我来说,考虑得有点过早。但余生是每一个人都不可能逃避的岁月,设想一下余生没有对错,没有迟早,只取决于个人思想和心情。因此,余生最美的是思想,最贵的是心情。可见,思想好,余生才能美好;心情好,余生才能可贵。然而,思想和心情,难道还要等到余生才来修养,从现在做起不更好吗?
从此做一个善良的人。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真性情和人格精神的最高境界。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一切思想和心情的源泉是善心,善心善行,必有善果。存善心,结善缘,施善行,从此做一个善良的人,才能有美好可贵的余生。
存善心。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指出善心的体现形式是仁德,而花言巧语,容色伪善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人们常说此人面善,面善者心善,是有道理的。温良恭俭、温和厚重、慈眉善目等都是气质善良的表现,也是面善者的共性形象。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从日常生活中看,面善之君子往往内心坦荡,思想阳光,全身充满正能量;猥琐之小人往往心胸狭窄,思想阴暗,全身充满负能量。为此,亲君子,远小人,方可厚积善心,常存善心。
结善缘。
佛家思想主张:广结善缘众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切善行善果,恶行恶果皆来源于缘,皆来自于因果。常言道:善恶到头终有报,从来因果不用忙,莫疑因果无人见,远在儿孙近在身。说的就是因缘果报的道理。道理其实很简单,每一个人都应从自身的内心和灵魂深处敬畏因果,从日常的言行举止中种好善缘。
施善行。
道家的至理名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是以善行积善德的过程,更是最高超的生活境界,最完美的人生追求。每一个人都应把至真至诚、至善至爱,施行于他人,施行于社会,多做一些成人之美的好事、善事,千万别做趋人之危的坏事、恶事,做一个完美的自己,实现美好的人生。当他人陷入生活的黑暗和低潮时,请为他人点上一盏明灯,或为之撑起一帆渡船。这样,大家都将会看到越来越明亮、美好的生活。
END
不平凡的2021年即将成为过去,人类历史车轮将驶向充满期待的2022年。忘记过往,始于元旦,让我们共同敬畏历史,敬畏法纪,敬畏道德,敬畏因果,都努力去做一个善良的人吧。
——持经达变,修己安人。
敬
请
关
注
持经达变 修己安人
内容文字/持经达变
图片素材/源于网络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