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敢杀我,公安能杀我!杀我者,张居正也! 这句话是心学门人何心隐,在公元1579年,对时任湖广巡抚的王之垣判他死刑时所说。 有关何心隐的案件,……
公安敢杀我,公安能杀我!杀我者,张居正也!
这句话是心学门人何心隐,在公元1579年,对时任湖广巡抚的王之垣判他死刑时所说。
有关何心隐的案件,后世曾有过一些争执。
有些人认为,何心隐地死应该和张居正无直接关系,王之垣之所以要杀何心隐,完全是因为他想借此抱上首辅张居正的大腿。
那么王之垣是一个为了自身利益,就不管一切向上攀附的人吗?
据《明史》等书记载,王之垣他爹还没考上国家公务员时,他家的日子并不好过,但他受他爹的影响,一他边吃糠咽菜,一边手不释卷,后来他们爷俩都顺利进入了体制。
王之垣曾担任过负责地方法制工作的推官,有一次他经上级领导安排,去调查一位叫姜省吾的太守。姜省吾知道消息之后,赶紧去王之垣家送礼疏通,但是被王之垣严词拒绝。姜省吾一看王之垣的态度比较生硬,就非常担心。
不久之后,王之垣因为查出了一点问题,就找姜省吾核实,当时姜省吾比较生气,他认为这是王之垣故意找他麻烦,但他没想到的是,王之垣在核实完之后,就告诉姜省吾没有什么过错,姜省吾这才明白,王之垣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
公元1581,王之垣因为工作表现突出,被上级领导从地方调到中央,负责管理国家粮食储备工作。有一次他在巡查的时候,发现这里的计量粮食的工具要比正常的大。于是他就问身边的工作人员,当时这些工作人员告诉他,这是为了咱们自己建小金库用的。
王之垣听说以后,立刻将这项陋习废除……史书中对于王之垣的着墨不多,但都比较正面,由此可以看出,王之垣应该是一个工于谋国,拙于谋身的人,所以他应该不会为了讨张居正喜欢而去杀害何心隐。
也有人认为,当时张居正是大明首辅,他才是杀害何心隐的主谋。
熟悉张居正的人都知道,张居正没少和心学门人交往,他对心学也有很深的理解,因此他勉强也算是心学的门人,那么他为什么会对自己的同门下黑手呢?
据记载,张居正和何心隐第一次见面是在嘉靖年间,当时张居正还只是国子监司业,距离大明的内阁首辅,还差着很大很大的一截,而何心隐已经是心学的忠实信徒,但咱们在前文《明朝的半个圣人王阳明,为何3年龙场悟道,就成了一代心学宗师》中已经说过。
王阳明的心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在他去世之后,很多人打着王阳明的旗号传播心学,但真正弄明白心学是什么的人其实不多,而何心隐所在的泰州派,更是把王阳明的心学给推到了一个极端。
在王明明和何心隐都参加的那次学术交流中,已经差不多弄明白心学的张居正,和误入歧途的何心隐发生了口角,事后何心隐曾断言:张公必官首相,必首毒讲学,必首毒元。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何心隐认为张居正早晚能当上阁臣,而且以张居正的目前的表现来看,他不会纵容类似心学的这种私下讲学,一定会进行压制,而他应该会首先针对我(何心隐原名叫梁汝元)。
如果这句话真是何心隐说的,那么何心隐应该就不会有后来的结局了。
而张居正当上首辅的过程,是古代权谋机变的典范,回来必须要单开一章。
在张居正当上首辅之后,他是完全有条件学严嵩的,该享受享受,该贪腐贪腐,以他的本事,最后应该也不难善终。但是,张居正没有选择这条容易的路,知行合一的真意,是知道什么是对的,然后坚定坚持地去做,张居正虽然只是半个心学门人,但他真的读懂了王阳明,真的明白了心学的真意。
当时的大明,早已经步入了暮年,整体情况一年不如一年,如果想要大明再现荣光,必须要进行改革。但是是个读书人就不会不知道,古代的改革家,失败的多如牛毛,成功且能善终的几乎没有,而且张居正视作偶像的张璁,因为算是因为大礼仪之争幸进,在改革失败后,竟然被人污蔑为马屁阁老……
如果换做一般人,可能也就和光同尘了,但张居正没有,他目睹了严嵩斗倒夏言,也目睹了徐阶报复严嵩,更是亲身经历了高拱如何斗徐阶,自己又是怎么把高拱扳倒,但是,他在权利的角逐之外,想的还是大明能好起来。
当时张居正身为内阁首辅,内有皇帝甚至后宫的支持,外有李成梁、戚继光这样的带兵猛将,可以说是万事俱备,于是他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搞改革。
公元公元1577年,一件小事差点打乱了张居正改革的节奏,他的父亲去世了。这件相对于国家改革来说的小事,在儒家横行的当时却是天大的事,百善孝为先!但,当时正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小万历才只有一十四岁,他别说接受改革,就连正常管好这个国家也做不到……
当时张居正的改革,又动了不少人的奶酪,他们恨不能天天诅咒张居正十八回,如果张居正按照规矩回去守孝三年,那么正在进行的改革,立刻就会功亏一篑,而且很有可能,大明的状况会变得更糟,所以张居正没有选择尽孝而是选择了尽忠。
张居正的选择是有利于大明改革的,但是那些被动了奶酪的人却并不这么想,于是很多人抱着不同的目的,对张居正的不孝、恋权进行了各种攻讦。张居正知道这些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于是对这些人也进行了强有力的回击。
何心隐当时已经是心学中坚力量,他在四处讲学的过程中,除了大肆宣传他心目中的心学之外,对于大明的改革,以及张居正本人,都有一些攻击。本来私下里聚众教学在大明就不被允许,而且他们所宣传的心学,也远非王阳明的心学。
因此,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张居正都不可能纵容他们的心学给改革添乱,不过区区一个何心隐还不至于让张居正亲自动手,但何心隐的被杀,又的确和张居正刻意营造出的环境息息相关,所以何心隐认为是张居正害了他,但其实,他只不过是生不逢时罢了。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