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拉拉女孩之死,经过警方细致缜密的侦办,终于真相大白。窃以为,此次事件的大错大悲,不在女孩之死本身,而在人性温情的缺失,社会冷漠的常态,其心可……
货拉拉女孩之死,经过警方细致缜密的侦办,终于真相大白。窃以为,此次事件的大错大悲,不在女孩之死本身,而在人性温情的缺失,社会冷漠的常态,其心可诛。然而,我不想过多去指责谁对谁错,因为平台和制度是冷冰冰的,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在冰冷的世界和实例面前,作为个体,应该怎样发挥能动性,主动地智慧生存?
答案是:敞开心扉与这个世界交流,不臆想、不妄做,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堕入悲剧陷阱。
于众生而言,钱确乎是重要的东西,赚钱是不容易的,任何人无可厚非。在司机,他有赚钱心;在女孩,她有省钱心。悲剧究竟发生了,根源则在于两者间有芥蒂心。当司机多次向女孩表示提供有偿服务被拒绝后,心生怨意在所难免,从而不当采取冷暴力方式对待女孩提出的疑问,加剧女孩害怕心理,从而击溃了最后的心理保护层;女孩这一方,被对方多次的有偿服务诉求困扰,则神经紧张以至于崩溃,最后采取自残解脱,也未免妄想太甚。
阳明写信给弟子黄绾说:吾人相与,岂宜有如此芥蒂,却有堕入世间较计坑陷中,亦成何等胸次!猜忌太甚、计算太过,心理必然出现扭曲,扭曲的心理于人有隔阂误解,于己则陷入死套。
人们常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防人之心是基本的生存技能。怎么防?这是一门生活经验的学问,也应当从生活中习得。多与人交流,是提升经验值的必经之路,只有在人情世故的实际中,从平常的言行举止中正确揣摩、精准捕捉到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憎恶,才能增加判断的准确性。纸上得来终觉浅,虚拟的网络空间亦然,即便是短视频和即时互动社交工具,终归替代不了真实的人际互动。
在这里,成长教育的问题凸显非常。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我曾坦言,以女孩这种死法,能替全球节约一半的粮食。什么意思呢?从每天获取的新闻资讯,我们就知道,自杀身亡的实在不少。教育中抗挫能力培养的缺失确实太严重,每个孩子都是手心宝,不能磕着碰着。但家长应该教会孩子,真实的社会就是一堵没有软装的墙,碰上去就会痛,严重点就会乌青、骨折。有了心理上的准备,也就能及时做好调适,要么把自己锻炼的更强大,要么让自己学会转弯,而不是一味地硬碰。
真诚希望这个世界好起来,但与其被动地祈祷,不如主动地去锤炼成长、社会实践、坦诚交流,不让自己在冰冷中白白牺牲。
往期精彩回顾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