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一至善是什么意思?精一至善的出处是哪里?精一的出处?至善的出处? 关键词:精一、至善、精一至善、精一至善文化、尚书、书经、大……
精一至善是什么意思?精一至善的出处是哪里?精一的出处?至善的出处?
关键词:精一、至善、精一至善、精一至善文化、尚书、书经、大学、四书五经
日行一善易,一以贯之难;
入门始精一,达成终至善。
好多伙伴还不知道精一至善的出处。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精一至善出处
精一至善=精一+至善
=精+一+至+善
=精一=至善
古籍(一):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这档节目,第一集给我们讲述了中国第一部史书《尚书》的故事。而《尚书》这本书有一个核心点,就是这么一句话。
四书五经之《尚书·虞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段话,是尧舜禹相授的心法,他一直在中华文脉里传承。《论语》中有涉猎,后来的历代皇帝也喜欢书写这一段话,下面的这段文字,就是明朝·万历皇帝亲笔写的。
四书五经之《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籍(二):
南宋·蔡沈《书经集传序》:精一执中,尧舜禹相授之心法也。建中建极,商汤周武相传之心法也。(蔡沈(1167—1230)一名蔡沉,南宋学者。字仲默,号九峰,南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蔡元定次子。专意为学,不求仕进,少从朱熹游,后隠居九峰山下,注《尚书》,撰《书集传》,其书融汇众说,注释明晰,为元代以后试士必用。)
古籍(三):
明·王阳明《传习录》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 ,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 者得之。
先生曰:精是一之功。
先生曰:虽在圣人,犹加精一之训。若只是那些。虽在圣人,犹如‘精一’之训。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 情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
现代(一):2020年6月出版的《组织韧性:如何穿越危机持续增长》,一书,讲述了现代企业如何穿越经济寒冬,内部关键词也有精一至善,我选摘一下,与诸位分享。
精一战略可以塑造战略韧性,稳健资本可以塑造资本韧性,
互惠关系可以塑造关系韧性,坚韧领导可以塑造领导力韧性,
至善文化可以塑造文化韧性。
校训: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训:大一之道,精一执中
大一(即太极,万物之始)化生万物的原理就是专一专精地执行客观规律。即大一师生唯有专一专精地执行客观规律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江南大学校训:笃学尚行,止于至善
补充说明:江南大学(JNU,Jiangnan University),始建于1902年,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中国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还有书籍2019年6月出版的《教育发展 止于至善》
典籍中的文字是源头活水。
精一至善这四个字出自典籍。
通过历史与今天的对话中,
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坚定中国人振兴中华的信心、
坚定实现中国梦和决心。
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胸怀
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
补注:设计了精一至善logo,大家觉得哪个好,欢迎留言交流。
精一至善(一)
精一至善(二)
精一至善(三)
精一至善(四)
精一至善(五)
精一至善(六)
点、线、面、体、框。
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知识体系,成框架思维。建框后破框。与君共勉。希望您看到此文的时候,内心能生发出淡淡的喜悦、内心有一丝小确幸就好,祝福你。
无序则乱;有序则畅。
正本清源,复归朗朗乾坤。
盘古一斧开天地;女娲一洒泥造人。
伏羲一画创八卦;炎黄一统华夏生。
编辑:jyjshi
发布:精一至善文化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