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五溺—任侠,骑射,词章,神仙,佛氏。 溺即沉迷,沉溺其中。王阳明这五溺,每一样都练达到大师级水准。 王阳明是明朝人,自汉独尊儒术……
王阳明五溺—任侠,骑射,词章,神仙,佛氏。 溺即沉迷,沉溺其中。王阳明这五溺,每一样都练达到大师级水准。 王阳明是明朝人,自汉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为天下主流,经唐宋以来,有王通韩愈北宋五子朱陆等等扎堆的大儒加持,明朝正好也姓朱,(虽说老朱没采纳把朱子当作老祖宗的建议,但是仍把朱子学说定位主流)可以说明代是儒学意识巅峰。 天下主流是达则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要明明德于天下,一身浩然气,匡难济民,为国为民奉献终身的。 在儒家看来除了经世治国,恭身行道之外,其他的都是不务正业啊。不务正业就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儒家该干的正事儿。 其实这些好理解,你读读论语,把孔子的言行作为标杆,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会有王阳明会有五溺之说 子曰: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但是任侠伤人犯法啊,孔子讲究的无讼 孔子会开车,大家都知道的,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提倡骑射,是为了正人正心,溺于骑射,怕是要走上征伐了。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不提倡写作,认为词章之学,容易乱人心,所以删减诗书。汉唐以来词章之路容易跑偏,本该是文以载道,没有自己的道里就人就容易堆砌辞藻,让人心生伪,韩愈就很不待见这点。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佛老之说虚无飘渺,往往活都没活明白,就去考虑死后世界,就不务正业了。 王阳明是以圣贤之名流传于世,其他的技能学问,都是细枝末节。这点你从结果论倒过去看,就理解了。 要是那天马云以教书育人的成就大于他的商业成就而流传后世,我们就会说他成就溺于经商。 不管是湛若水,还是王阳明走得都是教化人民的儒家圣贤道路,曾经不在这条主线上的兴趣爱好,都可称为溺,跟着孔子走,孔子的门徒才不会说你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