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的话 根据大家学习的体会,我们对初版图书进行了较大调整,此次出版《致良知》一书,希冀能对更多愿意致良知的朋友有……
编注的话
根据大家学习的体会,我们对初版图书进行了较大调整,此次出版《致良知》一书,希冀能对更多愿意致良知的朋友有点小小的助益。
——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
不要与《致良知》擦肩而过
冯益跃:浙江风笛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2年3月,我听说稻盛哲学的源头活水是阳明学,于是展开了个人的学习。当时还没有《致良知》一书,我买了五六本关于阳明学的书,大多都是现代人用故事版本来还原阳明先生的一生。其中一本《传习录》也因版本不对,所以几个月下来,我几乎没看懂几句话。2012年底,一批爱好阳明学的企业经营者自发组织在一起学习,几位老师用心编辑了《致良知》学习教材,我们才有了适合自己的阳明学的课本。现在我们每天都读《致良知》,书中的一些重要文章,比如《告谕浰头巢贼》、《答欧阳崇一书》等,我们都要读上百遍。大家每天学习《致良知》,每天记录学习心得,从刚开始的二十多人,发展成了近百人的学习团队,并分成六七个学习小组,轮流写读书心得。每隔十几天就把自己的学习《致良知》的心得,以家书的形式分享出来,同学们之间会互相点评。这种学习形式让同学们的心走得很近,通过彼此砥砺,像照镜子一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从中得到启发,让大家都得以成长。
我下面分享一下个人的学习体会:
一、立志
《致良知》书中有一篇文章《教条示龙场诸生》,既是阳明先师在龙场大悟后为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更是直到今天都有重要价值的人生教导。阳明先生认为,学习有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显然,这样的立志说,不是我们现代人所倡导的梦想清单,阳明先师的立志无关物质,而是让我们决定这一辈子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陆澄,有一次问阳明先师什么是立志?先生回答: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
通过学习我把念念存天理、秒秒不空过做为自己的座右铭,每日乐此不彼地实践着。在这三年的学习中虽然也出现了几次低谷期和厌学期,还好因为信的力量,始终没有放弃。
二、抄书
我个人学习阳明学的方法比较特别,因为我的学历不高,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职业高中只读了三个学期就辍学了,读古文对我来说很困难,很多字都不认识。刚开始学习时,我就抄书,遇到一些绕来绕去的段落,我会通过画图来理解。我至诚相信阳明先生,把他奉为先师。因为笃信,所以基本上是理解一点,就去做一点,明白一点,就去行一点。有一天,我抄写书中【38.2】这一段:良知只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当我明白自己内心的良知与古圣先贤是一模一样的时候,顿感自己内心的力量增加了N倍。我与圣人的不同是他们能够致其良知,一生以道一以贯之,而我时常间断,但相信待到功夫纯熟时,自不难。
让我内心有更大的成长是有一次抄年谱的经历,当时一本书已经抄完,唯独觉得年谱太长,先放放,未抄。当我重新开始抄书时,从先师出生开始,五岁还不会讲话,十二岁立圣人之志,二十二岁说: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三十五岁谪贵州龙场,一直抄到了三十七岁⋯⋯,抄年谱有种感受,仿佛回到了五百年前,与先生的心在一起,感受他人生的跌宕起伏,年谱象一条线,把多年学习的感悟,如一颗颗珍珠串了起来。我震撼于先师在龙场的悟道。那一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句话,跨过时空,进入到我的心灵,让我拥有了无穷无尽的心灵力量。
现在我终于明白,先师心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天理即良知,去人欲、存天理。当一个人私欲去得够彻底时,就能够生发出与圣人一样的大智慧。
三、事上磨练
阳明心学强调事上磨练,阳明先生说,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这种修行法门我非常喜欢,因为做为一个职业女性,要兼顾事业与家庭,能有时间专门去静心、修心的机会就比较少。而事上磨练就好比把每一天遇到的人、事、物都作为练心的教科书,修的是那个动亦定,静亦定的心。如此,工作和生活就变得更加有意义了。
在《致良知》一书的推荐序中,我写了这么一段发自内心的话:如果没有《致良知》,我的此生将无止境地追求名、色、利,将会愚痴地过一辈子还浑浑噩噩无所知。自从我在37岁那年得遇《致良知》,就找到心中的宝藏:仁、义、礼、智、信。《致良知》改变了我的命运轨迹,我有这样一种感悟:假如与《致良知》擦肩而过,将会是我人生最大的遗憾。
【本文作者:冯益跃:浙江风笛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推荐阅读
《致良知》 (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 编注) 东方出版社
新书信息书 名:《致良知》
编 注: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
出 版:东方出版社
印 次:2015 年10 月第1 次印刷
书 号:978-7-5060-8451-2
定 价:48.00 元
团 购:13301257919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