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居齐鲁,襟连海岱,三千年泱泱齐风,八百载海内名都。今天,山东电视文旅频道特别节目《文旅局长话文旅》把目光投向了文化底蕴深厚的齐国故都——淄博。 近年……
央居齐鲁,襟连海岱,三千年泱泱齐风,八百载海内名都。今天,山东电视文旅频道特别节目《文旅局长话文旅》把目光投向了文化底蕴深厚的齐国故都——淄博。
近年来,淄博坚持文化赋能,深度挖掘文旅资源,擦亮齐文化人文品牌,凝聚山东手造之力激活两创基因,多措并举提升文化旅游品质。我们邀请到了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宋爱香,和我们聊一聊淄博文旅有哪些新发展、新面貌。
实施六大创新突破擦亮齐文化人文品牌
齐文化一直是淄博这座城市的力量之源、情感之源、动力之源和信心之源,也是淄博最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
为塑造好 齐文化这一超级文化IP,淄博聚焦聚力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将其主动融入山东文脉,围绕实施六大创新突破 、24项工程开展工作,擦亮打响齐文化的金字品牌,加快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标杆城市,着力构建尼山淄水交相辉映格局。
推动齐文化研究阐释创新突破。实施齐文化综合研究、齐文化历史文献整理、齐文化历史名人研究、齐文化文献资料数据库建设四大工程。加快构建齐文化大研究机制,彰显齐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内涵。建立齐文化研究联盟,积极配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在淄博设立研究基地,探索与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在北京设立齐文化研究院。
推动齐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创新突破。实施齐文化文物保护、齐文化遗产展示、工业文化遗产展示、国家文化公园标杆建设、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五大工程。严格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创新建立市、区县、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化文物保护员五级文物保护体系,聘请文物长、文物保护员4390人,开发推广文物长制APP,对8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全面修缮。投入2745万元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完成4段齐长城抢救保护工程,建立视频监管平台,聘请170名巡护员,打造全省齐长城保护利用样板段。积极推进现有70家博物馆提质升级,加快构建主体多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富有淄博特色的博物馆发展格局,力争到2025年博物馆总量达到100家以上,建成博物馆之城。
推动齐文化教育普及创新突破。实施齐文化社会宣传普及、齐文化系列普及读物和文艺精品创作、齐文化校园普及、齐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齐文化干部教育五大工程。线下推出管子说文明卡通绘本,线上推出齐人新说管子说‘小广播’,举办齐文化动漫设计创意大赛和齐文化青少年知识竞赛,推动齐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社团,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群众心田、引领文明风尚。
推动齐文化传播交流创新突破。实施齐文化节提升、齐文化系列高端论坛打造、齐文化对外传播交流、齐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四大工程。策划举办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峰论坛中英世界足球文化高峰论坛等。用好博山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引导文化企业研发生产既体现齐文化,又展示当代淄博形象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对外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层次水平。
推动齐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创新突破。实施齐风胜境项目建设、齐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齐文化产业融合打造三大工程。与无锡灵山集团合作,在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布局文旅综合体项目——齐风胜境,项目核心区计划投资50亿元,规划面积1511亩,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扎实推进聊斋文化旅游区、颜神古镇、牛郎织女景区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力争五年规划建设文旅重点项目100个以上。
推动齐文化人才培育创新突破。实施齐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齐文化人才提升、齐文化人才评价与激励三大工程。建立高层次齐文化研究人才库,积极培育引进从事齐文化研究、文旅等行业高端人才,支持高等院校、行业机构、学术团体、民间组织与文化企事业单位联合创设齐文化人才培养、项目研发、教育培训、手艺传承等基地,为齐文化两创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山东手造钟情新淄味
打造指尖上的超级IP
淄博不仅是一片被齐文化浸润的热土,更是手造技艺富集之地。今年4月,淄博制定出台了《2022山东手造·齐品淄博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发布了推进非遗工坊建设、实施人才培育工程等十条政策措施,擦亮打响山东手造·齐品淄博金字招牌。宋局长向我们介绍了在落实两创、持续推进山东手造工程方面淄博开展的具体工作。
淄博各类手造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经分层级、分领域建立基础信息目录,按手工技艺类、美食类、传统美术类三大类,共收录106个手造项目。突出齐品淄博特色,从淄博市300余家非遗企业中选取89家企业,建立淄博项目库。刚刚结束的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包括淄博华光国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在内的淄博市10家企业正式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单位,11家企业入选提名单位,数量均位居全省首位。
在品牌培育方面,重点支持培育陶瓷琉璃烧制、食品酿造、家居等手造产业,力争年内打造3—5个重点手造产业。在淄博市范围内,公开征集、挖掘评选一批市场潜力大、带动力强、易产业化的非遗项目,力争每年推选培养10个重点项目,带动提升手造产业品质化水平。
在政策支持方面,全力推动20家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做好非遗工坊建设,实行山东手造从业人员培训、就业、维权一条龙服务,扩大山东手造品牌就业容量,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在推广推介方面,借势互联网+平台,在抖音、快手等线上平台设立网络销售专区,淄博市扳倒井白酒传统酿造技艺、博山油滴雨点釉制作技艺、景德东糕点制作技艺等60余家非遗项目已成为各大平台主播力推产品。
同时,淄博还创新实施手造六进工程,即手造进公共阅读空间、进景区、进星级民宿、进学校、进社区、进高速服务区,让齐品淄博真正走进市民日常生活。
抓大文旅 兴大产业
提升五好淄博影响力
淄博正以工匠之心打造山东手造 品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带动文旅产业兴盛、消费繁荣。近年来,淄博把发展文旅产业摆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潭溪山风景区、红叶柿岩景区、青未了旅宿等19个投资过亿元的文旅项目建成投用;淄川区、博山区、周村区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现在暑期已经到了,宋局长给大家推荐了一处淄博好玩的网红打卡地——红叶柿岩旅游区(3A级景区)。该景区位于博山区,滨莱高速出口西行100米就可到达景区,项目总占地近4000亩,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是一处以齐文化、琉璃文化和鲁菜文化为核心的,集旅游观光、养生度假、文化交流、研学科普为一体的综合型风景旅游度假区。自2020年10月开业以来,数次登上抖音热搜。今年夏季,红叶柿岩旅游区策划推出了青春如你所愿夜游季。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好看靓化的齐长城、唯美的古村落,体验刺激惊险的好玩的星光夜漂,品尝地道美味的好吃博山菜,打卡好学中国国家地理·淄博营地。暑期或是周末,邀约家人朋友,带着孩子,到红叶柿岩来场精致露营,摇滚音乐会、古村市集将带给你不一样的夏日夜晚。
如今,淄博文旅项目建设发展势头强劲,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标更加明确。
奋楫笃行,臻于至美。淄博正不断展示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活力的双重魅力,谱写齐都新韵,深挖齐文化资源;叫响齐品·淄博,打造指尖上的超级IP;抓大文旅,兴大产业,奏响文旅高质量发展交响曲。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