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近乎禅学,应该批判吸收 於恢 心学与禅宗十分接近,王阳明的《传习录》我也实在看不进去。只喜欢他所提出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
阳明心学近乎禅学,应该批判吸收
於恢
心学与禅宗十分接近,王阳明的《传习录》我也实在看不进去。只喜欢他所提出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就像禅宗的偈子一样,通过简短的文字形式通俗地阐述自己的主张。
阳明心学以修心为本,这四句教可说是阳明心学的精髓,我觉得能深入领会这四句教也就足够了。
厚厚的一部《传习录》也是教人修心、炼心以应对纷繁的人事。现在一些地方讲授王阳明,也不过是用现代人能理解的语言阐述心外无事、心外无物的道理。
我们的主流思想是唯物主义,为什么还会流行心学?这是因为之前我们过分强调客观事物的作用,忽视了内在心性的修养,即是说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现今物欲横流、精神荒芜的时代,是该需要好好清扫一下心中的芜杂了。
唯物与唯心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两者之间可以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以使自身更加完善,只要是存在的事物就一定有其道理。我接触到的人当中,其思想往往流于禅学。
他们一味地修心,老是片面地强调心性,这与明末的士大夫相差无几。比如洪应明的《菜根谭》,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片面地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改造客观世界的主张。——这是后期封建社会皇权逐步集中,思想逐步因循造成的。
真正回复到儒家的传统,那就是修齐治平。如果自己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过硬的本领,那么又何谈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呢?
心学等传统文化的研读与复兴,标志着当前思想界的活跃与繁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是好现象。
有的人总是批评传统文化这不好那不好,我看先复兴起来再说。因为时间会证明一切,人民也会有自己的选择。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