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在南赣剿匪、除掉宁王朱宸濠后,功劳太大,因此,很多人都忽视他出任南赣巡抚时的一系列运作方法了。 出任南赣巡抚时,当时的王……
王阳明在南赣剿匪、除掉宁王朱宸濠后,功劳太大,因此,很多人都忽视他出任南赣巡抚时的一系列运作方法了。
出任南赣巡抚时,当时的王阳明还寸功未立,可是,他为何能获得3项特殊权力?
如果王阳明的手中没有这3项特殊权力,他恐怕没有如此容易就把盘踞在南赣数十年的土匪消灭,更不会仅仅用了40多天时间,就将实力雄厚的朱宸濠打败。
我们先来看看王阳明获得的这3项特殊权力是什么?
一是军务提督;二是获得皇帝赏赐的象征指挥权的王命旗牌;三是便宜行事的权力。
当一个地方主官拥有这3项权力的时候,他可以调动、整合地方的一切资源。也正是如此,让王阳明能在南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无论是组建、调动地方部队,还是筹集粮饷、奖罚将士,都变得轻而易举。
在封建社会,朝廷为了防止地方官权力过大,很少会给予一个地方官员如此大的权力。王阳明是如何获得的呢?
一是抓住了人心。
王阳明是一个善于抓住人心的人。朝廷任命他为南赣巡抚,是为了救急。
当时,南赣巡抚文森在屡次剿匪失败后,急火攻心,也为了防止被朝廷追责,向朝廷上折恳请辞职,原因是他已经重病在身,无法承担巡抚一职了。
巡抚是地方大员、封疆大吏,是很多人垂涎的官职,可南赣这个地方除外,南赣土匪横行,作为南赣巡抚,不是被土匪除掉,就是被朝廷问罪,因此,谁也不愿意去南赣。
王阳明正是抓住了朝廷的这种心理,才敢于多次推辞,不愿意去南赣。
二是有人赏识他,为他开脱。
在古代,皇帝的圣旨就是命令,无人敢反抗,王阳明作为心学大师,他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他拒绝去南赣,是因为有人赏识他,为他开脱。
赏识王阳明的人,是兵部尚书王琼。
在明朝腐朽不堪的朝廷里,王琼是一个有眼光,有韬略的大臣,他对王阳明的才华十分欣赏,认为朝廷要想消灭南赣的土匪,牵制南昌宁王朱宸濠的势力,必须得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王琼在朝廷有一定的影响力,也深得皇帝信任,正是在王琼的保举下,朝廷才任命王阳明为南赣巡抚。王阳明对朝廷的各方关系了解得非常清楚,这才敢于多次违抗朝廷的命令,拒绝到南赣任职。他清楚地知道,无论自己如何拒绝,王琼都会从中进行斡旋,保护他。否则,王琼就会因为用人失察受到牵连。
三是王阳明有见风使舵的能力。
见风使舵,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中,是一种因时制宜的办事方法,就是要随着环境、时局的变化,改变自己为人处世的方法。
王阳明一连三次拒绝朝廷的命令后,直到朝廷给予他军务提督、授予象征权力的旗牌,以及便宜行事的3项特殊权力后,他才前往南赣上任。
这3项权力,是朝廷给予地方官员的最高权力,不仅可以先斩后奏,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需要的政策。
正是王阳明有了这些权力,他到了南赣后,才能快速组建团练队伍,并将地方官员团结在一起(不服从命令的官员会被王阳明革职),最终将土匪消灭。
王阳明前往南赣前,寸功未立,一般人根本不敢和朝廷谈条件,更不敢违背皇帝的圣旨,前面几任巡抚就是例子。王阳明之所有敢于这样做,都是他善于把握分寸的原因。
王阳明的这些方法,在《王阳明心学实战》中有详细讲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尤其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初学者,一定要读一读。我们只有了解王阳明的历史,以及他将心学思想运用到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方法,才能举一反三,为我所用。
参考资料:《王阳明全集》、《王阳明年谱》、《王阳明传》、《王阳明全集》。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