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打拼的人们。早出晚归,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扛着巨大的……
现在的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打拼的人们。早出晚归,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扛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还要面对家里的繁琐小事。某一瞬间,真的会觉得生活一地鸡毛。赚钱,钱没赚到;顾家,家没顾上。
既然现实让我们像夹心饼干一样左右为难。那不妨在忙碌的时候,抽空给自己喘口气。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人到中年,人生已经过了一大半。到了年龄段,很多人对待事情已经看淡了,不强求好的结果,对于自己的荣辱也很从容。修心已然成为了他们人生的必修课,我们都知道有古语云:三思而后行。其实,它还有后半句:再,斯可以。
做事是该好好想清楚,但是想得差不多了,也就足够了,没有必要想得太多,把自己弄得太累。想得越多,顾虑也就越多。太多的顾虑,反而会变成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创建了心学体系。后人曾评价他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关于处事,王阳明提出了事上磨。想法终究只是想法,过度的瞻前顾后,只不过是为我们的人生徒增烦恼。很多道理,我们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明白;很多事情,我们只有亲自做了才有结果。
不必太心急,要懂得循序渐进
在这个快节奏的年代,很多人做事都是急性子,才付出了一点点,就迫切地想要有所收获。
对此,王阳明曾经说过: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
遇到天资聪慧的学生,王阳明会教导他们掩藏才华,含而不露,养成深沉而稳重的性格。不善于收敛锋芒的人,也会欠缺一些表达自己的技巧。花朵华丽的植物结不出果实,正是因为他们将所有的能量都用在了外表上。
人的学问也是需要慢慢积累的,今天学得一些知识,明天又有一些领悟,如此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成长。
就像王阳明的经历一样,先是饱读诗书学习兵法,随后考取功名,在官场得到了历练,最后受到了挫折,在龙场得以悟道。
做人想要取得成功,必须踏下心来,让自己的心灵慢慢成长,不能太急功近利。人生就像一棵大树,我们需要往下扎好根,根深才能叶茂。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那些看似一蹴而就的成功背后,藏着一个又一个负重前行的强者。
不必想太多,世上没有万无一失
人生就像是一条笼罩在浓雾之中的大河,我们看不清前路,只能摸索着身边的石头,小心翼翼地前行。
王阳明曾说过: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
王阳明十二岁时就励志做圣贤,很多人都嘲笑他自不量力。但是王阳明并没有放弃,他开始去研究格物致知,格竹七天七夜,直到身体支撑不住才作罢。
此外,他也曾半路出家学习兵法,一生都在发奋读书。王阳明在成圣之路上一路受挫,但是他用实际行动不断地证明了理学存在的问题,才有了自己的心学体系。
凡事努力去做,虽然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去做,注定将要一事无成。动而失败,永远胜过坐而待毙。
不必太迷茫,笃行才能出奇迹
王阳明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
当我们已经将那些道理分辨清楚,思考的很缜密,也问得详细,掌握的很全面了之后,仍在不断地用功,这就是笃行。懂得道理很简单,在懂得道理之后,还能坚持用功却是很难做到的。
王阳明的成功,正是因为他做到了。
自从年少的时候立下了成圣的人生目标,王阳明始终都在坚持学习,哪怕是身处险恶的龙场,他仍然手不释卷,努力参悟天地的道理。
来源: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辑:阳明读书整理
(王阳明简介)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王阳明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崇德尚义,文韬武略,成就卓著,尤其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也因此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想了解更多
扫描下方二维码
⊙版权声明
◎本期整理编辑 ✎阳明读书
◎咨询请添加微信号:ymdsx20
◎邮箱✎1587915858@qq.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由阳明读书原创,转载请注明
◎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阳明读书微信平台整理发布,
不代表阳明读书的观点和立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