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明师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只觉迟晚。 被异化的身心,时时无明现前,在无助的情况下,终于找到回归的途径。 在明师的开示传授中,从一个异化的身心渐入清净的心灵。逐……
遇到明师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只觉迟晚。
被异化的身心,时时无明现前,在无助的情况下,终于找到回归的途径。
在明师的开示传授中,从一个异化的身心渐入清净的心灵。逐渐把经验知识转入圣贤文化,把伦陷在世俗中的自己归依潘麟先生,这是我的幸运。
在听课过程中,我身心的每一个细胞均似觉醒。
现把我学习的收获汇报如下:
1、学习圣学、必须要不断的诚,诚之又诚,诚之极致,才能融入圣学。融进圣贤文化,融入良知、融入本性,良知即本性,本性即良知。以“十六字”心法典定为思想基本架构,把偏坡之人心提升为道心,“唯精唯一”把人心的五毒不断清除,做升华精一功夫,不断的修行,做转人心为道心的过程,转人心为道心到极致,允执厥中,达到自如的厥中,向内求,转化身心完成升华。
2、理解了学统与道统的含义,学统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道统即: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传承,不是简单明词述语的传承,是一切圣贤开悟者,将他们获得的一切成果传承给另外一个生命。道统传承非常注重尊师重道。学统是辅助,道统是鲜花,是内在光辉的生命,科学不能取代生命,道统是生命之根,学统是精神之根。在学习圣学中用学统与道统相结合走进圣贤文化之家。
3、知道了传一习一录即:圣贤传授我们良知、德性。我们有幸获得传是最大的幸运,要不断的温习,知行合一,融入刻在我的骨髓中。
4、明明德,亲民,止于致善。在诚上下功夫,不断彰显良知、德性达致极致,才能亲民。明德是因,亲民是果,跟心性打成一片,心性达致极致。致善是心知本性,省察克制做到极致。尽心尽力、存天理、灭人意来规范生物性的各种欲望,贪、嗔、痴、慢、凝。把有为过度为无为,五毒就会自由性的升华。
5、把主体与客体合二为一,内外合一,心就是性,性就是心,心性合一。由繁至减,由二元化为一元化,归依心性,回归心性,不把自己局限在某一个方面,学尽百家思想,不分门派,只要是圣贤都是我的家人,亲人。是思想的家人,文化的家人,把圣贤轻襄相授的良知、德性,在生活中践行出来,体用一元。
6、用闻见知之与先验知之相结合,下学上达,从后天返还先天,
知道了生死都是生生不息,没有生死,庆死,厌生,是心性由显到潜的一个流动变化过程。
7、充分认识了先生讲的门人、弟子、学生是同一意,没有分别,我很幸慰,先生没有把我当门外人,把我从梦幻中唤醒回来,不再是一个梦幻之人。
8、真正的圣者不需要守着一堆道理武装头脑,只需放开身心,自由变化,不能迷恋方法来处理问题,因为每一次遇到的难题都不一样,不学而能,就是良能,向内求,不阻碍内在的良能,让良能自己释放出来,学会变通,追求心性,修出个性。学圣学要活学活用,不是读死书,死读书,要有悟性。用心性,良知指导我的人生,把所有圣贤的心性在我身心中呈现出来,不断的做功夫,从现在起,我就是良知,我本来就是良知。
9、真实地去实践,去做功夫,时刻保持超越心,觉醒心、省察心,不断地在为人处世中调心、炼心,把所有遇到的事情成为一个超级道场,实践知行合一。仁义可以转化“天下”,心性可以转变自己,不断的修行,把转人心为道心作为过程。时刻善念我就是良知。
感谢我自己能走进东方文化之典堂!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