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东方文化儒佛道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宗教属性以及教科书式的知识,同时感觉到是艰涩难懂,直到前不久在偶然的机会下,听到了先生讲授阳明心要的内容后,完全颠覆了自己……
对于东方文化儒佛道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宗教属性以及教科书式的知识,同时感觉到是艰涩难懂,直到前不久在偶然的机会下,听到了先生讲授阳明心要的内容后,完全颠覆了自己过去的认知,只是当时是片段的,没有系统的,直到此次报名了儒学的精修班后,才开始了算是比较有系统的学习。
在本次的学习过程中,让我觉得先生最伟大的地方,是开创与发明了生命科学,我认为这在整个东方文化中,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先生并且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切入,明确的说明了政统、道统与学统的差异性(为学日增,为道日减),并让我们了解何谓先验智慧与经验智慧,何谓生命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什么是人的三性…等,让不具备深厚国学根基的我们,也能透过先生的讲授,了解到儒佛道核心思想的同与异,由此可见,先生除了投入所有的精力与时间外,这同时还需要何等境界的智慧啊!因此,对于先生的“传”,我们只有在“习”上面尽力去学习践行,以期能有点滴的回馈与收获。
先生也提到了人的这一生想要成佛,成仙,成圣,只有三条路,那就是代表东方文化的儒佛道,其中佛道两家基本上是透过出世来修行的,对一般常人而言,并非常道,而儒家则为入世修行,再者因为我们是凡夫俗子,因此基本上绝大部分人只能选择汤、武“反之”的修行方式,在日常生活与日常伦理中去落实温良恭俭让,依十六字的心法,不断的唯精唯一,来达到允执厥中,或透过大学里的三纲八目的修行次第来进行,或孟子的四端之心以及阳明先生的四句教…等等方式修行,其中先生也特别提了阳明先生的四句教,不断的为善去恶,自然的便能达到无善无恶的一元性体,当然这些都是理论部分,所有的关键都在于践行(即修行、即工夫),没有经过修行的理论,它还是知识,还是属于学统范畴的,只有经过生命的践行修行,这才是道统,才能进入生命的终极关怀。
先生说了我们只有通过不断以自律道德来修行、不断的为善去恶,不断的去五毒,去自我,我们才能明心见性,才能让我们的无相光可以透出来,当然,先生也说了,看见太阳跟成为太阳那个距离还是相当的遥远,但我们也只有透过这样不间断的方式去修行,才能水到渠成,才能回归自己的心性,去成就圆满与生命的终极关怀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