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识己篇.修身齐家 1.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杂,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二句,所谓守约也。 2.棘手事……
一、识己篇.修身齐家
1.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杂,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二句,所谓守约也。
2.棘手事,需耐烦。千万忍耐,忍耐千万。
3.精神愈用而愈出,智慧愈苦而愈明。
4.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5.人之气质,由于人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6.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7.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8.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9.人而不勤,则万事皆废,一家俱有衰象。
10.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
11.夫知之而不用,与不如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12.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13.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14.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15.为人须先立坚卓之志。
16.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17.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8.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9.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20.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
21.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22.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
23.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24.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二、识人篇.立人达人
25.择友为人生第一要义。
26.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27.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
28.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9.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30.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31.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32.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毋将智人说得及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及易。
33.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条:广收,慎用,勤教,严绝。
34.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35.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具要好师,好友,好榜样。
三、识事篇.刚柔并济
36.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戾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
37.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38.凡办一事,必有许多艰难波折,吾辈总以试心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废,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为人共亮。
39.宁拙毋巧,可以持之。
4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41.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42.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43.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44.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
45.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46.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47.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
48.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息,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49.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50.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51.天下事,未有不从艰苦中来,而可久可大者也。
52.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问哪有空闲的光阴。
四、识道篇.明强挺经
53.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54.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以。
55.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
56.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57.危机之际,莫靠他人,专靠自己,乃是稳着。
58.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59.天下事知得十分,不如行得七分。
60.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61.令人敬畏,全在自立自强,不在装模作样。
62.放开手,使开胆,不得瞻前顾后。
63.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64.处事宜决断。
65.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66.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
67.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68.丈夫当死中求生,祸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69.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国有法,乡有约,家有训,《曾国藩家训》生动可读,足资借鉴。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