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曾国藩总结的为官绝学,仅仅只有4个字,却成为经典 如何为官?如果要用4个字来总结的话,我们可能会想到以下几个词语:廉洁奉公、一心为民、鞠躬尽瘁……
原标题:曾国藩总结的为官绝学,仅仅只有4个字,却成为经典
如何为官?如果要用4个字来总结的话,我们可能会想到以下几个词语:廉洁奉公、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等等。这些,在曾国藩的眼中,本就是一个官员应该有的素质,不值一提,也不应该拿出来炫耀。做官不这样,那不就是成为庸官、贪官了吗?
曾国藩善于为官,在当时的官场上,他早已名声大噪,尽人皆知,因此,有人向他请教如何为官时,曾国藩的回答出人意料,虽然只回答了仅仅4个字,却成了经典。
曾国藩的回答很简单,为官就是要谦虚谨慎。这4个字很好理解,却包含了很深的为官哲学,如果没有人点拨,有些人可能一辈子也无法悟透其中的含义。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42岁的曾国藩已经是礼、工、刑、兵、吏部侍郎,历史上称其为五部侍郎,权倾天下,让天下的文人钦佩。
曾国藩在道光时期,就受到道光皇帝赏识,仅仅用了7年时间,就将他从翰林院一名从七品检讨,升授为正二品礼部侍郎。咸丰皇帝即位后,前朝的很多老臣都被压制,有些被革职,有些被贬职。如曾国藩的恩师、军机首辅大臣穆彰阿,就被革职后永不叙用。而曾国藩不仅未受到影响,还得到重用,成为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曾国藩的为官方法,让一些得不到升迁的官员羡慕、好奇,其中,就有一个叫吴廷栋的知府(从四品),非常虚心地向曾国藩请教如何为官?
吴廷栋进入官场25年之久,但直到他57岁的时候,才被提升为从四品官员。吴廷栋学识渊博,也敢于任事,对历朝的律法更是倒背如流,尤其善于断案。
如此一个人才,却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心有不甘,希望曾国藩能传授一点为官经验给他。
曾国藩还真将谦虚谨慎的为官技巧倾囊相授,让吴廷栋受益匪浅,短短几年时间,就升到刑部侍郎的位置上。
谦虚谨慎这4个字,到底有何秘密呢?曾国藩认为,谦虚谨慎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为官绝学。
从曾国藩的实践来看,包含以下两方面,非常经典。
一是要对朝廷、领导忠诚。
在官场上,有真才实学的人很多,但庸人同样不少,如果自己的上司是一个庸才,我们该如何做呢?曾国藩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有智慧。
曾国藩的顶头上司咸丰皇帝,是一个少谋寡断,多疑善变的人,但是,曾国藩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博学而看不起他,对皇帝的圣旨也是不折不扣地完成。
对领导尊重,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曾国藩随时随地都表现出对朝廷、对皇帝的忠诚,能不得到重用吗?
二是要有目的性。
为官一定要有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这就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曾国藩自从进入官场后,就立志做一个内圣外王的人,由于目的性很强,他将每件工作都放在了如何获得升迁上。
如:曾国藩在带领湘军和太平军打仗的时候,由于手中没有实权,无法调遣地方官员,导致筹集粮饷时十分困难,一度让湘军陷入困境。
曾国藩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多次向咸丰皇帝暗示,希望能给予他地方督抚实权。咸丰皇帝虽然没有立即满足曾国藩的欲望,但在对金陵进行围攻的时候,为了能消灭太平天国,最终不得不任命他为两江总督,让曾国藩的所有目的都一一实现。
在曾国藩的为官哲学中,谦虚谨慎并不是一味贬低自己,而是要以退为进。只有掌握了其中的奥妙,升迁就会变得异常简单了。
曾国藩的为官方法,在《曾国藩为官绝学:升迁有道》中有更加详细的解读,有理想的读者可以点击下方卡片链接订阅。曾国藩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客多文史智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