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代宗师为什么极力推崇广德 浅谈湛若水的广德思想 作者:徐厚冰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大儒湛若水(1466—1560),字……
原标题:一代宗师为什么极力推崇广德
浅谈湛若水的广德思想
作者:徐厚冰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大儒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人称甘泉子,明广州府甘泉都(今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人。官拜南京三部尚书(礼部、吏部、兵部),追赠太子少保。
甘泉子提出格物为体认天理与为学先须认仁,仁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理念,创立了甘泉学派,终至自成理学的一大门派。其在大力推广倡导理学时,以广施德行为基础,极力推崇广德意。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代宗师甘泉子是怎样在广德形成、传承广德思想的。
史料书影
一、广德思想
广德作为一个思想词语,古圣先贤早已赋予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儒宗孔子曰:大人之广德而施教于民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云: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说:广德行以怀之。等等,他们推崇倡导广施德行的学说例子,举不胜举。因此,广德思想在儒学、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中,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
二、甘泉子广德思想的形成与广德州
明直隶广德州(今安徽省广德市)作为地名,望名生义,在东汉建制时就赋予了它广而博大的德行之意。广德古称桐汭,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至明时,其文化教育已经极其繁荣昌盛,享誉江南。
嘉靖四年(1525),心学宗师阳明弟子邹守益(1491—1562)在广德州创立复初书院,遇事抗疏,谪判广德,创书院。此后,王畿、王艮、王杏等阳明派高足多次来此讲学,广德成为江南重要的阳明学发祥地。当然,也少不了阳明学的追随者、讲学于广德的湛若水。
期间,甘泉子在广德复初书院授学指导儒生,予至广德之明年,作复初书院以居诸生,率之以冠祭之礼。士知向方矣。并与邹守益、王王杏等人广泛切磋阳明心学,在明阳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学基础。阳明与吾言心不同,阳明所谓心,指方寸而言,吾之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产也。
时广德州尊经阁成,邹守益派两个书童来告诉甘泉子请教受训。甘泉子初步阐述了自己的学於古训的理学思想。其后,他先后在《古训凡十六章》、《泉翁大全跋燕射礼仪》、《广德州儒学新建尊经阁记》、《亲民堂记》、《广德州儒学新建青云楼雅诗序》、《问疑附录》比较系统地论述自己的观点,赋予了广德地名内涵,在先贤广德理论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以广德瑞尔的理学思想。
三、大力推崇广德思想
甘泉子受益于广德儒学及复初书院阳明学,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学思想后,就大力极力推崇广德思想。我们从甘泉子《行各城各门速行插柳于各义阡漏泽园埂》中该本部推广德意、《奏请置各城漏泽园疏》中为推广德意、《奏请置各城漏泽园疏》中职又推广德意、《奏请置各城漏泽园疏》中缘系推广德意,等系列文章中,可以看出,甘泉子集古代广施德行思想之大成,并一再而三地推崇他的广德思想。
网络图片
【结束语】
吾闻君子,上比,所以广德也。当前,广德作为一代宗师湛若水的广德思想学说的发祥地,大力传承广德地方文化、积极弘扬广施德行的广德思想,对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网络图片
责任编辑: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