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真是一个因人而异的课题。 历史上关于审美的讨论很多,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
审美,真是一个因人而异的课题。
历史上关于审美的讨论很多,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人的审美,
毕竟差异不是一星半点。
康熙的霸道总裁高贵风
雍正的清新素雅文人风
乾隆的花里胡哨混搭风
三人秉持着各自的风格
直到见到漂洋过海而来的这宝贝,
审美如此不同的三代人终于达成一致:美,喜欢。
宝贝的名字叫——珐琅。
广东省博物馆正在举办广珐琅特展
截止日2020.3.29
珐琅的英文是enamel,
既指材料涂在器物上的动作,也是指一种材料与其他材质融合而来的装饰。
珐琅工艺类别包括:
掐丝珐琅、錾胎珐琅、透明珐琅、画珐琅。
我国现存最早的珐琅器是元代的掐丝珐琅。
珐琅元明时期又被称为佛郎、法兰,制品多饰蓝色釉料,在明代景泰年间获得较大发展——
因此也被称为景泰蓝。
清錾铜胎掐丝珐琅万寿无疆碗
十七世纪开始,
荷兰、意大利、法国、罗马等多国派使节向大清王朝奉上奢华瑰丽的珐琅器礼物,成功地引起了霸总康熙爷的注意。
礼物里包含这样的小鼻烟壶。
清铜胎画珐琅杏花馆款花卉鼻烟壶
法国路易十四派出送礼的传教士写信报告:
画珐琅制品非常受欢迎,希望得到更多,
但器物上不要装饰裸体人物形象,
即使是裸体耶稣和圣母玛丽亚也不允许。
毕竟我们礼仪之邦还是很注重非礼勿视滴。
看,这些洋人果然穿得很整齐:
清中期铜胎镶翡翠柄画珐琅西洋人物把镜
皇帝喜欢珐琅,但外国工匠不好找,过了许久才发现,粤地有会制造珐琅的人才。
紫禁城造办处从广东聘请了一批珐琅工匠制造了大量珐琅器。
据说,一个同此碗相似的康熙款珐琅碗在拍卖会上的售价为1.6亿元。
清康熙款珐琅彩花蝶纹碗
人物形象是画珐琅的重要题材之一。
清雍正铜胎画珐琅内课子图外胭脂红釉盘
这酒壶的造型像不像阿拉丁神灯?
清铜胎画珐琅花卉酒壶
清铜胎画珐琅双头鹰带皇冠盖茶叶罐
宫里的阿哥格格们含着银汤匙出生。
清银烧珐琅花瓣形如意首汤匙
完全乾隆爷风格的两款器皿。
清乾隆铜胎画珐琅花卉纹洗盘及水浇
银累丝是珠宝制造工艺之一,是金属工艺中最精巧者。
清晚期银胎累丝小花艇
清银鎏金烧蓝花卉镂空折扇
下面这一桌子菜是珐琅釉料。
釉料是矿物质研磨结合而成,
与我们前面文章介绍的矿物质重彩画颜料类似。
掐丝珐琅的工序复杂,
细铜丝掐出各种花纹焊于铜胎上,
按花纹设计填涂釉料,反复填色、烧制、打磨。
掐丝需要相当高的技巧,丝的过渡要平稳顺畅,接口细密才不会漏釉。
掐丝焊于铜胎上
清广彩金玉满堂图盘
纹饰复杂就不用说了,鱼的造型也相当奇特。
下面这些金鱼真的不是来搞笑的吗?
清铜胎画珐琅金鱼花卉双龙脸盆
清乾隆铜胎画珐琅花卉纹唾盆|松石绿地粉彩唾盆
瞧瞧,乾隆爷连痰盂都得用珐琅的。
您觉得珐琅器是帝王宫廷专属,咱普通人用不上?
那就错了!没准您小时候家里就有。
不信看下面这个:
是不是很眼熟?
没错,这个搪瓷盆就是珐琅器。
十九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影响下,
使大规模机器生产珐琅器皿成为可能,
手工制造的工艺品才叫珐琅
这种机器大规模生产的珐琅器皿就叫搪瓷。
英文enamel皆指珐琅和搪瓷。
是不是立马觉得咱也有帝王级别的享受了?
珐琅工艺流传至今,器皿日渐稀少,
人们更喜爱艺术性及装饰性较强的珐琅作品。
所以,大火亲手制作了一幅掐丝珐琅作品:
《故宫狮子头》掐丝珐琅工艺大火制造
上期《穿越》里的问题:
那幅字是赵孟頫的《吴兴赋》,您答对了吗?
留言正确答案的朋友获赠《八斗(彩)》书签两枚。
本期猜谜:
这个是干什么用的?
请在微信对话框留言给我们,
也许会收获惊喜小礼物哦!
如果喜欢,请扫描关注焱艺术视界。
梦想不易,感谢点击下方在看支持!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