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纪录片《王阳明》:由看入思,感受王阳明的悟道与武功 提及王阳明先生,我们会想起他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的南镇观花论断,会想起他对弟子的天泉证道四……
原标题:纪录片《王阳明》:由看入思,感受王阳明的悟道与武功
提及王阳明先生,我们会想起他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的南镇观花论断,会想起他对弟子的天泉证道四句教,还是会想起他作为一代文人的绝代风华?殊不知,他还是有明一代仅有的三个因军功封爵的文官之一。
他是谁?五百多年过去了,世界的改变翻天覆地,历史湮没了太多风流人物,但关于他的评说却从未停止。
从五溺少年到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圣人,从一心执着于格物致知到开创知行合一致良知宏大心学境界的旷世大儒,从左手执卷讲学授业到右手抚剑叱咤三军的明代第一奇人,五百年来,阳明先生和阳明思想被一代又一代人孜孜追寻、细细体认。
丰富史料,刻画文武双全的王阳明
对于历史人文纪录片来说,真实是其第一要义。因此一部好的纪录片必须要进行史料的发掘和事实的考证,才能呈现给观众以历史的真实。
为遵循纪实原则,制作团队除了翻阅史籍史料进行考证,还邀请了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吴光、钱明,浙江大学教授董平,贵州大学教授张新民,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方志远等专家学者担任学术顾问,创作过程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大大提升了节目的内容价值。
纪录片里,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我们在演员辛柏青的表演中一起前往贵州修文县龙场镇,追寻500年前王阳明在这里的身体磨炼、心灵荡涤与思想升华,感受王阳明先生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顿悟心即理,并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这一概念。
不久后,他被调去庐陵知县任上将。在这里不到七个月,应对了重赋、旱灾、疫病、盗寇和火灾等问题,这是他为官一方后深切感受到民生之艰,也因此坚定了自己的亲民思想。
在第四集中,通过引用《明史》中相关记载,我们得知48岁的王阳明在鄱阳湖施展帅才,平定了明朝历史上一次著名的藩王之乱。
节目通过一系列的奏书和文告,具象客观地还原平叛42天的全过程,让我们了解他在这场临危应变的具体军事行动中的表现,细品其在军事磨练中知行合一的操演。
45岁后的几年,这个满腹诗书的文官几乎一直戎马驱驰,出入沙场。正德十二年,王阳明正月底出兵,四月凯旋,剿灭漳南匪患,奏设福建平和县;十月至十二月,平横水桶冈贼寇,奏设江西崇义县;次年正月,率军赴广东龙川县,三月初即一举平定三浰之乱,奏设广东和平县。
习静未缘成久歇,却惭尘土逐虚名。戎马倥偬中,王阳明在山中题写诗词抒发他向往山林却公务缠身,不能在此久作停留的意兴阑珊。
一边带军队打仗,一边带弟子讲学,在中国历史上能如此文武并举的,可能也唯有王阳明一人。一边对山中樵夫投去羡慕的目光,一边犹向千峰夜度兵,在战斗间隙,留下被后人广为传颂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纪录片以史实史料为基础,借今人视角梳理王阳明的人生历程,阐释心学思想的演变历程、核心要义,体察其知行合一致良知明德亲民的思想精髓。
纪录片采用真实再现历史人物的创作手法,场景细节逼真、演员演技精湛,并且多吟诵古文,让观众产生亲临剧场观看话剧的现场感。
作为一个曾经沉溺于辞章的文章高手,王阳明善于以文字为桥,与百姓沟通。他为劝降写过一封一千四百多字的《告谕涟头巢贼》,堪称一篇声情并茂的美文,但贯穿其中让人动情的是他的亲民思想。
节目中辛柏青饰演的的王阳明踱步于厅中,义愤填膺的说道:今使有人骂尔等为盗,尔必怫然而怒。尔等岂可心恶其名而身蹈其实?呜呼,民吾同胞,尔等皆吾赤子。
这样的表演,情景再现,拉近了观众与先贤的距离,仿佛他正在对我们讲述他践行亲民思想的执政理念,才会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有更为真切的体会。
仅仅靠再现来表达和展现历史类纪录片,始终不能达到纪录片的再现美学要求,这也是为什么在纪录片中选用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辛柏青来扮演王阳明,力求以致良知为前提的尽量靠近历史本来面目的知行合一。
跟随辛柏青的视角,沿着阳明足迹、一步步的去认识、了解历史深处的这位圣人,演员的眼就是观众的眼,演员的心又复刻了阳明的心,在完成角色塑造的同时,引领观众对阳明其人和心学思想的感悟与理解。
由看入思,体悟王阳明精神的内涵
全片体现了精湛的艺术水准,画面精美,造型感强,呈现电影质感。创作手法在国内纪录片领域有新的突破,摆脱了传统纪录片枯燥的两张皮式的表达。
演员选择得当,无论在演绎还是解说上,都提升了整体气质,让观众在观看之余体会到,不论是悟道、讲学还是为官、打仗,王阳明近乎完人的背后是他始终都遵循的对心即理知行合一思想的探索与追求。
王阳明治军果敢严明,杀敌有功。但他内心并不以战争为乐,反而有些无奈,留下兵为凶器,不得已而后用警醒后人。
据说,嗅觉是最古老最原始的感觉,是触动记忆的装置,它跳过思考过程,直接进入脑部最原始的部位。演员辛柏青感慨道:不知我能否经由这片竹林的气息,进入王阳明写下这句话的时空。
映入观众眼帘的是眼前郁郁葱葱的竹林,王阳明一袭白衣信步其间,他的兵为凶器,不得已而后用在空中久久回荡,提醒着我们要知行合一,以史为鉴。
王阳明重修了濂溪书院,讲习不以科举为目的圣人之学,认为以教育提升人的素质是关键;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这是让演员辛柏青最感兴趣的一段人生。这些是表演再现,更是教化感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