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乍暖还寒的初春到烈日炎炎的夏日,有一支年轻的战斗队伍克服重重困难,在外坚守岗位百余天,按时保质支……
从乍暖还寒的初春到烈日炎炎的夏日,有一支年轻的战斗队伍克服重重困难,在外坚守岗位百余天,按时保质支撑业主单位完成了一项重点水利工程的数字孪生建设方案编制任务。他们就是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黄科院)的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设计项目组。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智慧水利体系,以流域为单元提升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水利部高度重视智慧水利建设,将其作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之一,同时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建设数字孪生流域,并选择包括南水北调工程在内的11个重点水利工程开展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发挥技术攻关和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全国智慧水利建设。
01
力求出精品
选优配强奠定坚实基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跨流域、跨省市的长距离特大型调水工程。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基于先进、实用、安全、高效、兼容的总体原则,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对中线实体工程全要素、工程管理全过程、企业治理全领域进行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实现对中线工程的实时监控、发现问题、优化调度。构建南水北调工程四预功能智慧应用体系,旨在提升中线工程管理与企业治理的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的能力和水平,为新阶段中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力驱动。
在黄科院领导积极开拓、黄科院信息工程中心充分准备下,2021年12月,黄科院作为联合体之一顺利中标南水北调智慧中线一期设计项目。作为黄科院信息工程中心参与承担的国家级大型调水工程信息化设计项目,该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项目前期准备,积极组织调配核心骨干成立项目组,并按合同要求开展前期调研、资料收集以及总体设计等工作。
2022年春节假期刚结束,该中心就选派了以智慧流域室主任王敏为项目负责代表的工作小组先行赶赴北京进行驻场,立即着手开展项目调研工作。这支年轻的战斗队伍扎根一线守初心、乘风破浪担使命,积极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始终致力于提升服务能力,在业主单位的有力组织下、在联合体成员团队的通力协作下,顺利完成了项目阶段性工作,获得了业主单位的肯定,为后续继续开拓南水北调市场业务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02
谋求高质量
兢兢业业始终坚守一线
2022年1月以来,水利部、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多次召开协调会和专题会,明确了数字孪生南水北调建设任务和工作要求。南水北调中线公司高度重视数字孪生建设工作,积极组织推进《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方案(先行先试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在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下,以及疫情影响的复杂条件下,项目组顶住压力,持续奋战,从3月初到5月底,一直处于连续工作状态,清明节、五一假期始终坚守在一线工作岗位。在业主单位有力组织下、在联合体成员单位通力协作下,反复讨论沟通细节,不断对方案进行优化迭代,其间更新内部版本达百余个。
项目组在惠南庄泵站现场调研
2022年5月31日,在经过多轮专家咨询、修改和完善后,《十四五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方案(先行先试实施方案)》正式上报水利部,标志着项目阶段性目标的达成,为扎实稳妥推进下一阶段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3
发扬高风格
勤勤恳恳共建和谐团队
这支年轻的战斗队伍能取得阶段性成果,是上下联动、同心戮力的结果。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为国家级大型调水工程数字孪生建设项目,涉及多个业务领域及学科,从前期的资料收集,中期的需求调研,到后期方案的编制工作,都与以往传统的信息化项目有着巨大差异。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离不开业主单位的高位推动和充分信任,离不开黄科院领导的统筹安排和信息工程中心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项目组勇于当担、舍我其谁、履职尽责的卓越工作品格。
此次入京,受疫情影响,项目组驻京百余天一直未曾返郑,一方面要承担高强度的工作任务,一方面要面对因疫情这个不可控因素所带来的各种工作与生活上的困难。
工作中,项目组凝聚共识、学做结合增强执行力,主动学习水利部陆续出台的一系列关于数字孪生流域相关文件来指导工作。生活中,因突然而至的疫情,导致团队需面对长时间异地办公时因准备不足出现的基本生活不便等问题。面对种种困境,智慧流域室主任王敏带领团队顶住压力,严格遵守属地防疫政策,始终坚守在工作第一线,履职尽责。面对长期离家出差以及长时间的酒店办公带来的生活挑战,王敏主任积极疏导项目组持续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工作压力及情绪,并在业主单位的充分关心和信息工程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为在京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牢记使命,方能砥砺前行。新时代的黄河青年,将以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坚守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为不断把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提供有力支撑,为水利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