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资讯 2022年08月11日
0 收藏 0 点赞 978 浏览 2186 个字
摘要 :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文武都臻于极致,史之罕见;其创立的阳明心学,与孔子、孟子、朱子齐名。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就是他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只有四个字,却是其思想……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文武都臻于极致,史之罕见;其创立的阳明心学,与孔子、孟子、朱子齐名。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就是他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只有四个字,却是其思想的精髓。知行合一的出处,来源于《传习录》,原文内容如下:

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

以上原文,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具体讲述了哪些人生哲理呢?以下是我的个人愚见,请各位达人参考阅读。

首先,王阳明《传习录》中所提及的知行合一,并不是简单指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思。从以上原文中的前六句,就足以说明清晰。这里的知,是指的致良知,而非简单认为是知识、理论的意思。良知,从我们出生开始,人人都与生俱来,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以基于此而做出是非的判断,和善恶的辨别。这就是阳明先生说的知是行的主意。

而行是知的功夫,说的是要根据自己的意识,采用合理的策略,从而做出正确的行动。如何成功的践履,则考验的是实施者的知识水平层次,以及道德修养。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两句说明了知与行的因果关系,却又相辅相成,互不可缺。只有把握住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偏面强调知,亦不偏面看重行,才可以在修行的道路上,获得比较客观的反馈。在道德指引下的意识行动,可以产生实际的善行;而在这种情况下触发的行为,因为是符合道德规范的,可以理解为完成了致良知。

第五句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讲的是如果我们恰逢在某个场景里,只要能说出指导行为的某种道德思想,那么,就会自发地触发相应的行为。比如,因好面子而大肆地铺张浪费的现象,只要有人善加指引、劝导,此类社会现象必定会大幅地减少。再比如攀比成风的现象等,诸如此类,皆可以借善言,行善道。

第六句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说的是如果我们付诸了相关的行为,那么,肯定有指导此行为的道德为前提。阐明了施行必有其旨的道理。

对于阳明先生的这两句话,其实说的是,只要为了致良知,则自然可付诸于行,或自发于行;而自觉触发的行,则必定有其道德制高点作为其行为的指导。就像古时候对其他势力发动一场战争一样,首先要师出有名,而且必须是名正言顺的,从道理上是正义的。有道伐无道,自然是天理。天道之下的施行,必定天道昭昭,必定水到渠成。

而原文中紧后所述的,是阳明先生针对偏行与偏知而举的两个例子。偏行,即做事情没有中心思想,懵懵懂懂,这叫做冥行妄作。白话一点就是,光顾着埋头干活,但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样的活,为啥而干活。而偏知,恰好相反,即整日陷于妄想、空想之中,只是嘴上功夫了得,却不着实躬行。这样的人,有点颇似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即用精神胜利法进行自我安慰,或者即刻忘却。

因此,阳明先生说,知和行不能分开去做,也不能先知后行,或先行后知,而是需要知行合一,才正是对症下药。如果先知再行,则永远都认为知而不足,担心躬行不效,所以一辈子都不去践行,而一辈子不能致良知,成就大志。而先行后知,前文已有论断,这里不再赘述。

即便如此,这样的思想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即阳明先生强调的求理于吾心。他过分强调了主体的作用,认为只要有行为,就有其道德指引或意识驱使。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范畴,而忽视了某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如要做到客观地进行实践,则是需要融合相关的唯物主义思想在里面。不过,这是从我们现在的认知水平的维度,来审视当时他的思想。

当然,瑕不掩瑜,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对我们现今的工作、生活方面,还是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我大致罗列了如下几点:

第一,我们做事情之前,首先需要致良知。即做一个善良的人,正直的人,有正义感的人。从最纯真的素养水平,充分地表现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同时,不断修炼自己的身心境界,从而践行自己的良知。

其次,养成言出必行的良好习惯。所谓言必行,行必果,也是知行合一的一种表现形式。按照自己的道德和认知水平,制订工作、生活或学习的计划,以实现近期需要达成的小目标。只有不断去实现各个小目标,最终才能完成人生的大目标。

第三,当我们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的时候,需要多做反思与总结,并从道德上审视自己近期行为是否完全符合。如不符合,则暂停行动,先思考原因,总结经验,再选择方向,继续前行。切勿像无头苍蝇一样,盲目地埋头苦干。

总而言之,从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这对于处于封建社会中的人来说,能领悟到如此深刻的人生哲学,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举世无双的。曾国藩曾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可见阳明先生的思想,创造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奇迹。对于他的思想,如何古为今用,是值得我们不断去思考的问题。

作者|腾飞之龙

写于鹏城。2020-10-6。

版权: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主在传播阳明学智慧,如有侵权之处请联系小编QQ:2253128如果您也是阳明学爱好 者欢迎投稿交流!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np9.cn/9015.html

相关推荐
日本最窝囊的天皇,只因杀猪时说了一句真话,当晚便命丧黄泉(王阳明最经典的一句话)
有人的地方就有武林,不管是中国古时的明廷也罢,还是外国王族也罢,历史上都免不了为的是行政权而相互争夺战的。古时韩国的昭统法皇,是行政权争权的…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726
《人,诗意的栖居》这首诗的原文是什么?(良善与纯真)
在网路上看见大体上都是在说形而上学的诗歌《人意象地原野》,该书中,形而上学从提及瑞典著名诗人wound的名句已经开始,上面将收集到的书名呈上…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507
王阳明:不求事事如意,但求无愧于心(王阳明最经典的一句话)
在处世行事上,王守仁的许多看法常常道破深意,那些所苦他们十多年的痛点,在王守仁的整本都能获得标准答案。在王守仁直言,一个人若是Satna,大…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573
把纯真和善良还给孩子(良善与纯真)
前不久,在网路上看见这种两个音频,小孩当狗狗养的龙虾,被双亲做成一道美味T2310了餐桌上。音频中,小孩看着眼前蒸熟的龙虾痛哭,爸爸却喧哗着…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152
王楚钦要有危机?梁靖崑夺冠前途明朗,国乒领军人物之争再起波澜(王阳明最经典十句话)
#排球#那么梁靖崑会比Chhindwara钦更为受重用吗?2023年的WTT名帅邀请赛果阿站已经圆满拉开序幕,5个工程项目的亚军各有归属。南…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476
宫崎骏电影:用善良与纯真去对抗混沌世界(良善与纯真)
吉卜力说:“我想通过自己的ACG,说每一个人,也许你仍未邂逅,但是那个当今世界上吗有许多迷人的东西,存活在那个当今世界是值得称赞的。” ​如…
日期:2023-03-12 点赞:0 阅读:521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0:00

客服电话

17340063827

客服邮箱

2253128@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