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习录( Page 2 )
传习录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由王阳明的门人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而成。王阳明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 没有分类

王阳明传习录:答顾东桥书 凡十二则(上)
【题解】 顾东桥(1476—1545),名璘,字华玉,号东桥,应天府上元(今江苏南京江宁区)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历任至南京刑部尚书…
王阳明传习录:钱德洪序
【题解】 钱德洪(1496—1574),本名宽,避先世讳,以字行,改字洪甫,号绪山,绍兴府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少学举业,嘉靖元年(1522…
薛侃录 凡三十五则(4)
【题解】 本条辨“己”,以明“为己”“克己”功夫。“己”有四个层面意涵:逐于外物之己、躯壳上的己、意念之己、真己。前三者离于心体,是“克”的…
薛侃录 凡三十五则(3)
【题解】 本条以颜回为例,强调明心体的重要性,能未发之中,才能发而中节。 “颜子不迁怒,不贰过①,亦是有‘未发之中’始能。” 【注释】 ①“…
热门
薛侃录 凡三十五则(2)
【题解】 本条讲为学功夫方法。在阳明心学看来,为学须先立志,立志即是念念不忘存天理,如此,致良知的功夫方有着落。“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总纲,…
薛侃录 凡三十五则(1)
【题解】 薛侃,其简介见前注。“薛侃录”是薛侃向王阳明问学的语录记载,其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阐明朱、王之别。这主要集中在对一些儒学经典…
王阳明传习录:陆澄录.凡七十三则(7)
六十三 【题解】 本条是对王阳明“四句理”的另一种表述,“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言不同而意同。 …
王阳明传习录:陆澄录.凡七十三则(6)
【译文】 先生又说:“人要根据自己的天赋造就自己,才是他所能做的事。比如乐官夔擅长音乐,后稷擅长种植,这是他们的资质天性如此而造成的。造就一…
王阳明传习录:陆澄录.凡七十三则(5)
【译文】 有人问孟子所说的“持守中道不通权变,也还是执着在一点上”怎么理解呢。 先生说:“中道只是天理,只是变易。随时变易,怎么能持守呢?必…
王阳明传习录:陆澄录.凡七十三则(4)
【译文】 陆澄问:“孔子辨正名分,先儒认为这是‘向上告知天子,向下告知诸侯,废除公子辄而拥立公子郢’,这种看法怎么样?” 先生说:“恐怕很难…
子女联合暴打八旬老母致其全身淤青,良心何在,天理何在?(能致其身)
2023-03-11
436 浏览
明朝往事(一)中国心学创始人王阳明的人生历程(王阳明人生经历)
2022-11-04
896 浏览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知行合一核心思想)
2022-12-26
760 浏览
中国有四个人,在中国默默无名,跑到日本声名大振,被捧为神【王阳明心学国学网:www.pnp9.cn】
2022-08-09
455 浏览
关于晓庄师范我所不知道的陶行知(知行合一陶行知)
2023-03-09
993 浏览
最新评论
点赞《王阳明:“心术不正”之人,往往会有这三个特征,有一个就要远离【阳明心要官网:www.pnp9.cn】》文章
点赞《王阳明:一个人想要做到真正的强大,不败于人,要学会这一点(王阳明经典句子)》文章
点赞《王守仁评传第九章:致良知论(4)儒佛之辨》文章
1
补不到
收藏《王阳明电视剧38集全集超清在线播放》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