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习录( Page 3 )

传习录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由王阳明的门人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而成。王阳明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 没有分类
传习录:陆澄录.凡七十三则(3)
【译文】 “保持心空灵而不愚昧无知,众多道理存具心中,万事万物就都能够显现出来了。心外没有道理,心外也没有事物。” 十九 【题解】 本条讲“…
日期:2022-05-23 点赞:0 阅读:689
传习录:陆澄录.凡七十三则(2)
【译文】 陆澄问:“平静时我也觉得自己想得很好,一旦遇到事情就不同了,为什么会这样?” 先生说:“这是由于你只知道在平静中修养,却没有在克己…
日期:2022-05-23 点赞:0 阅读:478
传习录:陆澄录.凡七十三则(1)
【题解】 陆澄,字原静,又作“元静”,一字清伯,湖州府归安(今浙江湖州)人。正德九年(1514)从学于王阳明,十二年(1517)进士,授刑部…
日期:2022-05-23 点赞:0 阅读:873
传习录:徐爱录《凡十四则》(5)
【译文】 徐爱说:“著述经书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春秋》这部经书,如果没有《左传》,恐怕也难看懂。” 先生说:“《春秋》必须等到《左传》出现…
日期:2022-05-23 点赞:0 阅读:360
传习录:徐爱录《凡十四则》(4)
【译文】 徐爱向先生请教王通、韩愈两人的言行。 先生说:“韩愈是文人中的英雄,王通是大贤的儒者。后人只是因为文词的原因,推崇尊敬韩愈,实际上…
日期:2022-05-23 点赞:0 阅读:1,116
传习录:徐爱录《凡十四则》(3)
【译文】 徐爱问:“昨天听了先生‘止至善’的教诲,已经觉得功夫有着力的地方了。只是想想,觉得与朱子关于‘格物’的训导始终无法吻合。” 先生说…
日期:2022-05-23 点赞:0 阅读:378
传习录:徐爱录《凡十四则》(2)
【译文】 郑朝朔问:“至善也必须从具体事务上寻求吗?” 先生说:“至善只是让人心达到纯粹都是天理的境地便是了。在具体的事物上怎么寻求呢?你且…
日期:2022-05-23 点赞:0 阅读:1,163
传习录:徐爱录《凡十四则》(1)
【题解】 徐爱,其简介见前注。“徐爱录”是阳明弟子徐爱关于其向王阳明问学的语录记载。《年谱》载曰:正德七年(1512)十二月,王阳明“升南京…
日期:2022-05-23 点赞:0 阅读:1,113
传习录序
【题解】 “传习”一词,语自《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
日期:2022-05-23 点赞:0 阅读:515
传习录整理方式与特点
本书在整理过程中依据的底本为隆庆六年(1572)谢廷杰本,同时参校了胡宗宪刻《传习录》全本、施邦曜《阳明先生集要》本,同时也参考了现代学者的…
日期:2022-05-23 点赞:0 阅读:578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0:00

客服电话

17340063827

客服邮箱

2253128@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