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王守仁评传》之第一章:龙场悟道 (下)( 2022年6月14日读)
2022年06月14日 发帖:
174 浏览
回帖 点赞 0 状态帖子有人回复啦,看看Ta 们说了啥~
帖子详情

四、龙场悟道 (下) 守仁在龙场的生活十分艰苦。初到无处居住,只能范土架木,搭建草棚。因为水土不服, 随从皆病,为解除随从忧患,守仁斫zhuó薪取水,煮粥侍候,又与诗歌,调越曲,杂以谈笑,以欢悦其心。后来在附近龙冈山上,觅得一洞,遂迁居洞中,起名曰“阳明洞”。粮食不继,就学农圃pǔ,刈yì草垦荒,种粮种菜,斫薪采蕨,抱瓮汲jí水,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采薪》二首其一 云:“朝采山上荆,暮采谷中栗。深谷多凄风,霜露霑衣湿。采薪勿辞辛,昨来断薪拾。晚归 阴壑底,抱瓮还自汲。薪水良独劳,不愧吾食力。”

又《谪居绝粮,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 言寄怀》云:“谪居屡在陈,从者有愠见。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夷俗多火耕, 仿习亦颇 便。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遗穗及鸟雀,贫寡发余羡。出耒在 明晨,山寒易霜霰xiàn。”自然,他的心情是悲凉的,忠而见弃,不能无怨,不能无悲。他借楚人新娶而去其妇的传闻,作《去妇叹》五首,其一说:“委身奉箕jī箒zhǒu,中道成弃捐。

 

苍蝇间白壁, 君心亦何愆qiān!独嗟jiē贫家女,素质难为妍。命薄良自喟,敢忘君子贤?春华不再艳,颓魄无重圆。 新欢莫终恃,令仪慎周还。”其二说:“依违出门去,欲行复迟迟。邻妪yù尽出别,强语含辛悲。 陋质容有缪,放逐理则宜。姑老籍相慰,缺乏多所资。妾行长已矣,会面当无时。”因此,守仁此时的归隐思想非常强烈。一个人身处逆境,不能不有终老邱园之思,这在他的《居夷诗》里,随处可见。其《别友》云:“幽寻意方结,奈此世累牵。凌晨驱马别,持杯且为传。相求苦非远,山路多风烟。所贵明哲士,秉道非苟全。去矣崇令德,吾亦行归田。”《春行》云: “冬尽西归满山雪,春初复来花满山。白鸥乱浴清溪上,黄鸟双飞绿树间。物色变迁随转眼, 人生岂得长朱颜!好将吾道从吾党,归把渔竿东海湾!”但是,此时归隐在事实上又是不可能 的,既入仕途,就身不由己。 在这种忠而见弃、欲归不得的情况下,守仁不能不给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圣人处此, 更有何道?”一切得失荣辱,自然不足为怀,惟生死之念,因有亲在,不能排遣。

 

于是,他乃 为石墎,日坐其上,自誓曰:“吾今惟俟sì死而已,他复何计?”但是,等死总不是办法,他急切需要精神上的寄托。他日夜端居默坐,澄心精虑,以求之于静一之中。一天夜里,他忽然大 彻大悟格物之旨,仿佛睡梦中有人告诉他,不觉呼跃而起,若痴若狂,随从皆被惊醒。原来, 他体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也就是说,圣人处世,在于自足 其性,而不在向外求理。又以所记的《五经》之言加以印证,感到无不吻合,遂著《五经臆说》。 守仁的这一彻悟,为他身处艰险找到了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也为此后建立心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以后,守仁在龙场生活有了改善,一方面有了精神支柱,常能苦中取乐。作于此时的《龙冈漫兴》五首其一云:“投荒万里入炎州,却喜官卑得自由。心在夷居何有陋?身虽吏隐未忘 忧。春山卉服时相问,雪寨兰舆yú每独游。拟把犁锄从许子,谩将弦诵止言游。”另一方而,物质生活也稍有改善,居住时间一长,与当地居民建立了较好的关系,在夷民的帮助下,守仁建木屋数间,一名“何陋轩”,一名“宾阳堂”,一名“君子亭”,不再住在阳明洞中了。 守仁在龙场,远近诸生闻其名,纷纷负笈来就学。于是,他在龙冈山阳明洞开办了龙冈书院。其《龙冈新构序》云:“诸夷以予穴居颇阴湿,请构小庐。欣然趋事,不月而成。诸生闻 之,亦皆来集,请名龙冈书院,其轩曰‘何陋’。”在龙冈,守仁既讲心学,也讲农学:“锄荒既开径,拓樊亦理园。低簷yán避松偃yǎn,疏土行竹根。勿剪墙下棘jí,束列因可藩。莫撷xié林间萝, 蒙笼覆云轩。素缺农圃学,因兹得深论。毋为轻鄙事,吾道固斯存。”他还为学生制订了立志、 勤学、改过、责善等学规。这一时期的学生,著名的近有贵州的陈宗鲁等,远来的有湖南常德的冀元亨、蒋信等。就这样,他把一个地处贵州深山的荒蛮之地,变成其乐融融的传道讲学之所。一如其《诸生夜坐》云:“鸣琴复散帙zhì,壶矢交觥筹。夜寻溪上月,晓陟林间丘。村翁或 招饮,洞客偕探幽。讲习有真乐,谈笑无俗流。缅怀风沂yí兴,千载相为谋。” 守仁在龙冈的讲学,也引起了当地官吏的关注。贵州提学副使毛科请守仁到府城讲学,守仁以病未去。正德四年(1509 年)三月,席书调任贵州提学副使,闻守仁名,亦来向他请学。 并与毛科一起修葺qì府城文明书院,亲率贵阳诸生,以师礼待守仁。在文明书院,守仁首次阐述 他的知行合一说,赢得了众多学子。 此年年底,守仁三年谪居期满,升任江西庐陵知县。此年的除夕,他是在归途的舟中过的,念及朝政的昏暗,他倒怀念起龙场的木石居了。《舟中除夕》二首其二云:“远客天涯又岁除, 孤航随处亦吾庐。

也知世上风波恶,还恋山中木石居。事业无心从齿发,亲交多难绝书音。江湖未就新春计,夜半樵歌忽起予。”离开龙场,守仁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高兴。

版权: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np9.cn/forum/723.html

发表评论
3 条评论
2022年6月14日 上午11:02 回复

微信昵称:晓风

心得:在纷乱的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不安,心境被外界的嘈杂声音所扰乱,不妨像阳明先生一样,闭上眼睛去养神,让自己内心变得平静。守住自己的心,生活处处是龙场。

2022年6月14日 上午11:02 回复

微信昵称:天翼

心得:当走在人生最迷茫的时候,当一切得失荣辱,自然不足为怀的时候,当人生失息透顶的时候,我们守住自己的心,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如果我们和古之圣贤比,当下的这点苦算得了什么!

2022年6月14日 下午1:47 回复

微信昵称:佳语

2022.6.14读书心得:在龙场的生活里,阳明先生悟道了一切以心念出发,同时提出知行合一的学术。在农场不仅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同时还教周围的百姓认字耕种,农场让阳明先生成就圣贤完人[强]
读到这里回望自己与周围人群,我们都应该在挫折面前静下心来去寻找出路,而不是一味的抱怨与叹气,或者攀比,这一些都只是暂时的,努力与勤奋永远是改变自己的源泉,当我们的心强大了,行随之了,成就也不远啦!恭喜每一位能来读书的书生朋友[玫瑰][玫瑰][玫瑰]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0:00

客服电话

17340063827

客服邮箱

2253128@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