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阳明其它
阳明其它
阳明其它
- 没有分类
日本阳明学:心不动是无善无恶的,这叫做至善。
一段时间里的气的逻辑 薛侃在提出好色恶臭的例子之前,阳明说过上面没有看到的重要事情。 于是,阳明就善恶进行了接触 只是在心循环便是善、动气便…
日本阳明学:王阳明理气说再研究考察
阳明之恶,关于恶,有对阳明很感兴趣的相对论。看以下资料(所谓花间草章)明白了,恶并不是单纯地作为人欲被排除的东西。天地生意、花草一般、曾有善…
阳明心学:何为格物,心学天即理的最终解释
退溪讲述的是诚心正心修身,但特征是离开“敬”一天也不会开始,“敬之一字”才是“圣学始终之要”是断言的事。把“敬”当做画蛇添足的阳明的对敬理解…
阳明心学:主敬以立基本、穷理以致其知
不本诸心而然外讲仪节者,诚无异於扮演戏子。独闻民彝物,则莫非天衷真至之理乎。亦不闻朱子所谓“主敬以立基本、穷理以致其知”乎。心主於敬而究事物…
阳明心要:李退溪对“敬”的理解
李退溪对“敬”的理解,是因为轻视了“敬义夹持”的“义”,在在提出物之理的穷困,即对格物致知的关心度低的同时,朱子的“敬”解释由于无视了本来具…
阳明心学:李退溪与王阳明天命观念
李退溪思想的最特征,直截了当地说,中国传统的思想包括宋学在内与此相对,李退溪还保持着“天命观念”生命观念”是从思想结构中消失的影子。以传统儒…
阳明心学: 李退溪的“诚”和王阳明的“诚”
一个问题的所在日本思想史研究者相良亨曾忠实地继承了李退溪的思想关于江户的儒学者山崎暗斋,有以下论述。 暗斋说:“格致诚明明德之事,然有不待五…
学习王阳明善智慧的体现
这次,我们要介绍 的是传播阳明学的儒家王阳明先生的“善智表达”。 “人们有能力从本质上理解善, 你可以通过在工作…
王阳明传习录:陆澄录.凡七十三则(5)
2022-05-23
683 浏览
王阳明传习录:陆澄录.凡七十三则(4)
2022-05-23
600 浏览
王阳明传习录:陆澄录.凡七十三则(4)
2022-05-23
832 浏览
传习录:陆澄录.凡七十三则(3)
2022-05-23
498 浏览
传习录:陆澄录.凡七十三则(2)
2022-05-23
292 浏览
最新评论
溯姚江一派斯为正印, 集心学大成共仰宗师。 ~王阳明故居对联
有关于「实体诸心,以求自得」,清朝李颙《二曲集》言:读圣贤遗书,嘉言善行,非不饫闻,然不过讲习讨论,伴口度日而已,初何尝实体诸心、潜修密谐以见之行耶?实体诸心,潜修密谐以见行,意思就是,把读书之知见转化成身体力行之实践。
王阳明的心学在日本被虔诚膜拜、发扬光大,相传曾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之日本名将东乡平八郎,腰间别了一块腰牌,写着: 「一生俯首拜阳明」。
夫事物之性。有自然而成者。有待人事而成者。有失人事不成者。有虽加人事终身不可成者。是谓三势。凡此三势。物无不然。以小知大。近取诸身。譬之疾病。不治而自瘳者。有治之则瘳者。有不治则不瘳者。有虽治而终身不可愈者。岂非类乎。~前汉纪.高后纪
败阙。败,毁坏、败坏、败露之意;阙,豁口,空隙,例如: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败阙,即败露之空隙所在;过失之意。
夫事物之性:有自然而成者;有待人事而成者,有失人事不成者;有虽加人事终身不可成者。是谓「三势」。